国学常识

国学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曹伯韩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1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70194
丛书系列:跟大师学国学
图书标签:
  • 国学
  • 曹伯韩
  • 文化
  • 通识
  • 中国
  • 历史
  • 经典
  • 学术
  • 国学
  • 常识
  • 传统文化
  • 经典著作
  • 历史知识
  • 哲学思想
  • 古代文学
  • 儒学
  • 道德修养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笔触,首先对国学作了概述,进而分章节对语言文字、史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别和学术观点予以介绍,并作了评述。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关于国学的较为全面的概念;有志于深入研究者,亦可通过本书探寻进入国学殿堂之门径。 这次出版,恢复初版时所附索引,并重新校订,方便读者检索阅读。三联书店重印本删去了索引,这是1949年后第一次恢复本书原貌。

【跟大师学国学】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由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的版本繁杂,错漏时见。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这些学者名家、国学大师的著作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我们所选书目,大多数是一版再版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有的多次重印,但1949年以后未再重印,借此次整理出版的机会,我们将之重新推荐给读者朋友。这些书,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我们希望,本书系在新的时代,能够帮助今天的年轻人熟悉自己的经典,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跟大师学国学”第一辑作品:王国维《人间词话》、章太炎《国学概论》、朱自清《经典常谈》、闻一多《唐诗杂论》、张荫麟《中国史纲》、吕思勉《三国史话》、孟森《明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跟大师学国学”第二辑于2010年1月推出,包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清代学术概论》、曹伯韩《国学常识》、胡朴安《文字学常识》、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俞陛云《诗境浅说》等八种。

作者简介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著有六部语言学专著及20余部历史、地理、国际关系、青年修养等社会科学方面的通俗读物。其中,《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文化普及读本,均产生过较大影响。

目录信息

编例
第一章 概说
一 所谓国学
二 国学在清代
三 国学的分科
四 国学的派别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一〇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第二章 语文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一二 所谓小学
一三 六书
一四 字形的演变
一五 字义的演变
一六 训诂学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一八 方言学
一九 字音的变迁
二〇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二一 双声叠韵
二二 反切
二三 四声
二四 声韵学
二五 字母
二六 韵部
二七 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学
二九 殷墟发掘
三〇 甲骨之学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三四 古物与古书
第四章 书籍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三六 版本之学
三七 校雠之学
三八 章句之学
三九 目录之学
四〇 图书分类法
四一 辑佚及辨伪
四二 类书及丛书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第五章 经学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四五 《易经》
四六 《书经》
四七 《诗经》
四八 三礼
四九 《春秋》
五〇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五一 经之传授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五五 清代的经学
五六 经学的扬弃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谓正史
五八 正史的内容
五九 编年史
六〇 纪事本末
六一 别史
六二 政书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六四 学术史
六五 史评
六六 地理
六七 历史哲学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
第七章 诸子
第八章 佛学
第九章 理学
第十章 诗赋词曲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索引
本书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今天把这本书读完了,正如书名所说,是一些“常识”。遗憾的是,自己活了28年,竟对所谓国学从未有过完整认识。读完这本初版于1943年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有一种打通经脉的感觉。既然只是常识,看后仍不足以向外人言国学,有如跟着一位讲解员参观了一遍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博物馆,...  

评分

评分

我平时很少涉及国学之类的书,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国学常识,同时也更深奥的了解了国学常识方面的东西。我喜欢粉色,刚开始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深深地被它的封面所吸引,粉色的封面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迫切的想要知道里面的内容。 这是一本国学入门读物...  

评分

很少做笔记,今日做一下。 1219读书小结:研究一个领域,1先找到指南书;2再提纲挈领,并观其大略;3判断最精华之人之书是什么;4再细细读之,则可。 一、以下5点,是对我而言的精华部分。 1. 高。中国学术菁华,全在周秦诸子,不但哲学思想高深微妙,远过后世儒家。118页 2....  

评分

曾经罗哩罗嗦试图好好写一篇书评。 ——其实不是书评,只是想抱怨自己看不懂,然后抱怨我们这一代已经离“国学”之类的东西很远很远了。有点惭愧,有点愤恨。 但是没有写完,然后调动工作,没写完的文档大概被我误删掉了。 主要是说不清楚,所以没有顺利写完。其实书上的文字,...  

用户评价

评分

曹伯韩氏以自然科学的态度、社会科学的方法、中西比较的眼光、古今贯通的思路将中国包括语史哲文及科学艺术在内的全部传统学术做了提要钩玄式拨云见日般的梳理。惟此一条,则钱穆胡适冯友兰诸君皆弗如也,可惜无人能继起而增订之。其对国学之理解与态度皆甚合我意,进步且温情。书局版的夹注方式更符合阅读习惯,全书内容也更尊重民国文光书店底本,仅加一注及拼音若干,按音序重排索引,其余未动一字。瑕疵有二:p30“印”应作“卬”;守温声母“澈/彻”多处混用。而三联两种版本疏漏略多些,排版亦不美观。其编辑妄言原文“刀笔吏”解释有误、又擅自将小桥流水“平沙”改成“人家”,委实自作聪明,贻笑大方之家。

评分

这书放到【跟大师学国学史】丛书里还差不多。人家作者是以历史的和世界的眼光梳理和点评中国古往今来的学问,写的更像是一本纵横带比较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人家作者根本没提倡学国学好吗

评分

這些都是常識……(汗顏

评分

简明扼要,选读经书、史书时可作为参考。

评分

面铺得很广,从小学到文史哲再到古典诗词曲赋,都一概泛泛掠过,且不够通俗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