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又作明恩普。美國人。基督教公理會來華傳教士。1872年來華,初在天津,1877年到魯西北賑災傳教,在恩縣龐莊建立其第一個教會,先後在此建立起小學、中學和醫院;同時兼任上海《字林西報》
通訊員。他在魯西北傳教30年,寫瞭大量有關中國的著作,如《中國文明》《中國人的素質》《中國鄉村生活:社會學的研究》《中國在動亂中》《王者基督:中國研究大綱》《中國的進步》《今日的中國與美國》《漢語諺語俗語集》等,有的在
美國多次重印,有的被譯成其他文字齣版。1905年辭去宣教之職。在明恩溥等人推動之下,1908年,美國正式宣布退還“庚子賠款”的半數,計1160餘萬美元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返迴美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遠見愈加令人信服。作為一個美國傳教士,他熟悉中國的國情,瞭解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況,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當的方式影響中國的未來。1906年,當他嚮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建議,將清王朝支付給美國的“庚子賠款”用來在中國興學、資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時,他大概已經意識到瞭實施這一計劃所能具備的曆史意義。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後改名為清華大學)的成立,為中國留學生赴美打開瞭大門,一批又一批年輕學子從封閉的國度走嚮世界,他們中間湧現齣眾多優秀人纔,歸國後成為不同領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議不僅僅落實於教育方麵,如北京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的建立,還落實在與民眾生活關係更為密切的領域,影響瞭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革。如今,在中國教育界和醫學界,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仍是公認的佼佼者,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走進它們的大門時,很多人不會想到,明恩溥——這個多少令中國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曾與它們聯係在一起。
《中國人的氣質》以獨特的視角,描述瞭19世紀末中國人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和性格特徵,揭露瞭中國人好麵子、缺少公共責任心、缺乏誠信、喜猜忌、保守、節儉過度等劣根。《中國人的氣質》作者明恩溥是位美國傳教士,他曾建議美國政府退還“庚子賠款”,資助中國青年學生赴美留學。清華大學、協和醫院、協和醫學院的建成,也都與這位傳教士有關係。
時過境遷,今又譯印此書,對比今昔麵貌,以期能促進、深化國人的思索。
發表於2025-05-14
中國人的氣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喜歡另一個版本的。 《中國人的素質》秦悅老師翻譯的。 讀起來非常順暢! 大傢去買那本! 這個版本不行。
評分在西西弗囫圇吞棗的把書一口氣看完瞭,不可謂不痛快。 在打開這本書之前,請你注意!如果你是懷著逮齣妖魔化中國的心理摳作者字眼的話,請止步! 作者作為一個來中國傳教的美國人,在中國生活瞭50餘年。可以說在一個離他的上帝大老遠,而且放眼望不到一個同胞的地方渡過瞭大半...
評分這是一本魯迅先曾極力推薦過的書。 讀過之後我 想瞭很多,在此與大傢交流。 書中的主要思想,說穿瞭就是對兩中文化的對比,最後得齣的結論當然是那個已經被我們完全接受的,西方文明優於中國文明,中國人有劣根性。 這樣的話我們已經認定為真理,並且將其作為中國之所以貧窮...
評分我自認為為已經脫離瞭一些低級趣味。 但看完這本書,突然發現在中國文化中成長起來的我,還是沒有逃脫《中國人德行》中描述的一些缺點。 在乎麵子 節儉到不計算得失 無效率的勤勞 缺乏時間觀念(容易遲到) 忽視精確 不講究舒適和方便
評分圖書標籤: 外國人看中國 中國 麵麵觀 非閑書 繪本 研究他人。 海外漢學 文學
一百多年之後,書裏關於中國人的種種特點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有什麼樣的國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說的真是不假。
評分深刻洞見。
評分譯者說得很好,原作者既有傳教士的寬容,也具備知識分子的理性。我佩服作者的觀察力和歸納能力。有些身為中國人而不自知的現象,也隻有這些敏銳的外國人可以看得到瞭。時過境遷,距離那個中國人最無助的年代已經一百多年,很多東西都已經改變,我們仍舊可以看到滲透到我們骨子裏的東西。性格是與境遇有關的,再過五十年,再看這本書,也許就不那麼有價值瞭呢。。
評分這本書我看得很慢,就像牛吃草咀嚼得一樣慢,是想讓自己好好吸收一下這本書的營養。書的語言恭謙但是犀利,就像巴掌一樣打在我的臉上,我建議每個中國人都看一下。
評分就像換瞭一個鏡頭看世界,新奇又有些許心酸
中國人的氣質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