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都市設計中心代錶,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作為建築,何為「勝」?何為「負」?
負建築絕非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後,下一位國際級的日本建築大師。「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我寫下瞭一係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瞭這本書,並取瞭一個莫名其妙的書名——《負建築》。」——隈研吾長久以來建築被人類視為庇護所,土地和房屋被視為是一種財物,進入20世紀更在住宅政策和財團的文宣攻勢之下,更強化瞭擁有房屋就是擁有幸福的這種固有觀念。經濟活動的推波助瀾,加上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建商相繼推齣瞭一波又一波的大廈建案,一棟比一棟高的建築天際線開始遮住瞭人們的視野。然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奧姆真理教毒氣事件,一直到911恐怖攻擊,原以為是庇護所的建築在瞬間瓦解,而災後背負原有的貸款和重建住宅財務壓力的「幸福」人們,反倒成為不幸的一群。這揭示的不僅是現代建築物理性的脆弱,也揭露瞭建築「私有」和「獨立」這兩個割裂性客體概念本質上的脆弱。身為一名建築師,走過石油危機、泡沫經濟的起飛到破滅,作者提齣對建築與人的關係的深刻省思,期待能夠為建築找齣一條永續而和諧的齣路,與時間、自然並存共進。
發表於2025-02-04
負建築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最早記住隈研吾倒不是因為竹屋,而是常和原研哉混淆。盡管知道他是建築設計師,不免還是會有“建築設計大抵也是小情小趣”這樣的想法。拿起這本《負建築》本是作“充其量止於人與建築的關係”的打算,不想卻遭遇瞭宏大的敘述結構,還被捲進瞭建築本身的抽象世界。 對於建築學...
評分分割,批判,形式 1,從分割到統一 建築物因“大”,“耗”,“久”而成其為社會之“惡”。人們用住房抵押貸款政策和凱恩斯主義不斷的刺激人們對於建築行為的無限度欲望,相對於建築物本身,社會更需要的是製造建築的行為。人們用割裂時間/空間的思維方式去指導生産大量的粗糙...
評分《負建築》 南方都市報 書評 2008-2-10寫 2008-2-24發 隈研吾(Kengo Kuma)在建築界被譽為“新彌生派”的代錶人物,其設計有著日本藝術品般樸素優雅的形式美。他曾受邀參加瞭“長城腳下的公社”項目,竹屋即是他設計的。他的作品以思辨和實驗性的居多,不願意給自己限定在某...
評分 評分就像KUMA書中說的那樣,連正統體製也開始屈服於品牌效應, 我也算很艱難地在他品牌效應下把這本白皮兒生吞完鳥... 其實概括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我也就省省瞭吧。
圖書標籤: 建築 日@隈研吾 隈研吾 日本 建築。 負建築 設計 Art
值得反復閱讀的好書。結閤經濟學和社會發展從宏觀角度看建築。“大”和“小“都是相對的,讀完此書有種更上一層樓的感覺。現在想把大學裏的貨幣經濟學再拿齣來讀一遍,真是吃瞭不好好學習的虧。
評分貌似得再讀一遍
評分值得反復閱讀的好書。結閤經濟學和社會發展從宏觀角度看建築。“大”和“小“都是相對的,讀完此書有種更上一層樓的感覺。現在想把大學裏的貨幣經濟學再拿齣來讀一遍,真是吃瞭不好好學習的虧。
評分貌似得再讀一遍
評分貌似得再讀一遍
負建築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