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八九一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开始写作生涯。一九〇九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一九四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纪德是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译者桂裕芳(1930- ),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著名翻译家。获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教育勋章。译著主要有: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雨果《九三年》、萨特《呕吐》、布托《变》、莫里亚克《爱的荒漠》等。
究竟会不会有这样一种爱情,即使毫无希望,一个人也可以将它长久地保持在心中;即使生活每天吹它,也始终无法把它吹灭……?在《窄门》中,纪德将爱情中的神秘主义体验推向极致,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含着无边孤寂和无限辛酸滋味的爱情故事:
热罗姆与他的表姐阿莉莎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爱情萌芽时,他和她各自偷偷地爱恋着彼此,以全部的纯真与热情,一心只想为对方而变成更好的人。两人自觉地披上苦行僧的袈裟,分别以爱人为自己唯一引导,竭力攀爬着通往美德巅峰的崎岖窄道。
爱恋至深时,他们间的精神交融达到如此和谐、如此愉悦的地步,以至完全无法忍受现实生活中任何不完美产生的可能。两人选择书信交流的方式,心灵愈是相通,形骸愈是相隔。事实上,母亲的不忠、妹妹平凡的婚姻使阿莉莎对尘世的幸福和爱情中欲念的成分充满了疑虑和拒斥。她疯狂地追求灵的境界,迷醉于向幸福无限趋近的过程而逃避幸福切实的降临;惟其如此,爱情才永不会“被完成”,而只可能在一种难合难离的痛苦纠结中愈发转浓转烈。阿莉莎深信唯有在上帝那里方能寻得至福,亦满心企盼与爱人绕过尘世,在上帝身边团聚。在一种迷狂的宗教情绪下,她甚至将自己的存在看做热罗姆穿越“窄门”、接近上帝的最大障碍。为了让爱人更加自由地到达天国彼岸、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与的平凡幸福“更好的”东西,她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读《窄门》让我想起我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一、一个女朋友的故事 曾有一个女朋友,原本对婚姻毫无看法,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时候她认为婚姻对人有 禁锢作用,是不好的。突然有那么一天,她发现自己容颜衰老了一点,不像以前那么漂亮 了,她的性情发生了猛烈的变化。 ...
评分 评分1 纪德的小说里下面三本常被放在一起:《窄门》、《背德者》和《田园交响曲》。这三本小说,都以"道德"为主题,而且写作方式上的共同点,那就是都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但是这里的“第一人称”与人们所常见到的那种“第一人称”非常不同。 通常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小说,叙事者不仅...
评分《窄门》是一本伤感的书,从头至尾都是伤感,少孤早独的热罗姆和母亲与人私奔的表姐阿丽莎,自幼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情愈发深厚,但,最终却不能结合。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路德福音》里的一句话,表达着宗教信仰里的严肃性、认真性和艰辛性。但,这句话却使...
评分1 纪德的小说里下面三本常被放在一起:《窄门》、《背德者》和《田园交响曲》。这三本小说,都以"道德"为主题,而且写作方式上的共同点,那就是都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但是这里的“第一人称”与人们所常见到的那种“第一人称”非常不同。 通常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小说,叙事者不仅...
高潮在最后一页。
评分这本书读到中间,让我有点受不了。桂裕芳译过很多杜拉斯的作品,她译得很好。所以应该还是纪德自身的风格问题。有点太做作了。但这本书讨论了一个关于爱情的严肃话题。先说点题外话,我对爱情这个命题本身很感兴趣。生命就是个彻底的大悲剧,怎么看都绝无希望,在这种缓慢流逝注定注入虚无海洋的过程里,为什么会出现爱情这种东西?这实在是个有趣的事情。它完全是个没有必要产生的副产品,违背肉体自身进化的规律,甚至因为基于精神的相互吸引所带来的肉体结合,比如美女会爱上一个瘸子,从而生育出违背物竞天择的劣质产品。爱情是个不折不扣的赘生物,一种精神疾病,为什么人会需要它渴求它?甚至通过法律来赋予它权利,保护它的利益。人是自由的,爱带来责任和约束,而人会因为爱甘愿接受让人难以忍受的条条框框。这些都很矛盾,不可理喻。但爱情的甜蜜无可否认,人在爱情里做的事常是人可以做出的最高尚最圣洁最远离人性所含的自私、怯懦和贪婪,从而符合最高的美德标准的事情。爱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于精神的需求,对于肉体的克制和约束反过来加倍的满足了精神里更变态的需求。爱情和肉体一定要结合才算真实的爱情?爱情只能是一对一的?纯粹精神的恋爱算爱情吗?纯粹肉体的畅快的性交难道不算爱情的某种类型?爱情并不是人这种生物所必需的,它不象氧气、糖份这些元素没有人就会死。但有人却会因为爱情而放弃生命? 这本书写两个真心相爱,却无法生活在一起的人。在爱情的进行时状态,人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修饰自我,粉饰自身的行为,模仿爱人心中所希望的形象,但当现实生活来临时,恋爱的人会产生一种恐惧如果自己不能够长久的保持这种美好的形象,会最后让自己整个的爱情破灭。与其幻灭不如不要在一起,保持想象就足够了。这就是<窄门>里女主角所做的事。精神的爱恋,只需要精神的结合,肉体相关的一切包括生活都将其拒之门外。爱情在彼此分离时的思念里,在长久的通信里,在每天记的日记里到达了无缺的完美,这已经足够了,安全的完满的足够了。纪德赞美这样的爱情,他歌颂这种变态的纯精神的爱情观。阿丽莎最后死去了,她的爱情获得了完满。而活着的杰罗姆也由于死亡的阻隔,得到了一份永远不会再将有所改变的爱情。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那就一个人带上想象中的爱情独自上路吧。
评分中二。
评分通往完美的门,只允许独行。可是谁不是爱上谁完美的幻象呢?逃避自我的不完美逃避对方的不完美逃避未来的不完美,那生命只能蹉跎在苦痛中,又何必思虑那么多。我总觉得,再美的幻境都比不上一个真实的拥抱,虽然不能永恒,即使知道那不过是幻象,也勇敢地去喜欢,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评分在纪德那里,爱从来不是单纯的爱,最令人惊悸的是,在他的故事中,爱中包含弃绝,这点令人难解,也令人难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