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栋霖,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6月生于苏州市。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1981——1991年苏州大学中文系教师,其中1990年晋升教授。1991——1994年8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94年8月——现在,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政协委员。
1991年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998年评为“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兼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组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曾任香港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戏剧理论研究和教学,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曹禺的戏剧创作》(1986)、《戏剧美学》(1991)、《中美文化在戏剧中交流》(1988)、《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989,主要执笔之一)、《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1993)、《文学新思维》(1996,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1999)首席主编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总主编。
其学术论著先后十六次获国家级、部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朱栋霖主持的国家项目《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先后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6)。
发表于2024-11-21
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比较文学 外国文学 现当代文学 文学研究 文艺评论 文艺学 文学史 文学
朱栋霖教授主编的《中外文学比较史》(简称《比较史》)这样纵贯20世纪100年,专门研究中外文学关系史的巨著,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朱栋霖教授和他的团队勤奋耕耘近20载,全书分两部,第一部现代部分(1898—1949),出版于1993年,第二部当代部分(1949—2000)出版于2009年,共计234万字。
《比较史》第二部与第一部写作时间相隔十余年,前者比后者显然有很大提高。第一部以断代为纲,沿用一般现代文学史的架构,虽然着重在外国文学的影响和比较,但仍然难以超越现代文学史现成的框架;第二部有了根本的改变,主要以有重大影响的国外思潮为纲,先介绍其来龙去脉,再谈其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最后揭示其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回响,包括接受、误读、改造和变形等。例如讨论西方现代主义,先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知识层面、政治层面、观念层面、文化层面等各方面在中国的传播,然后,进一步讨论其哲学理念,如荒诞意识、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等的东方阐释,进而研究其在中国文学观念中引起的嬗变,最后在大量创作实例的脉络中分析西方现代主义给中国小说带来的变化,如变形与写意,象征和寓言,梦幻和虚构等。
全书布局又不是全为思潮铺排所局限,而是挥洒自如:有时按时代排序,如五六十年代以苏俄文艺理论为主,80年代以现代主义为主,9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为主;有时又以有广泛影响的外国作家引领全编,如福克纳、萨特、卡夫卡、昆德拉等都独立成编,详细分析了他们对中国作品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文类,也都有所兼顾。这样灵活的结构使重点突出,减少形式铺排,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最重要的是该书从跨文化研究的高度来审视不同文化间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所谓“互识”就是“把差异转变成对比”,如约翰·科布所说:“当这些元素以对比的方式相互关联时,它们之间的差异就使双方比各自单独的贡献来得更加有效。”人们也就“学会带着多样性在相互欣赏中生活”。如上所述,《比较史》相当深入地展开了西方思潮与中国文学在激荡中的对比,大大促进了这种“互识”。
05.13。说实话,我觉得作者对某些作品是低估甚至错估了。
评分05.13。说实话,我觉得作者对某些作品是低估甚至错估了。
评分没时间多写,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珠玉在前,本书大打折扣,可能是少了范伯群的原因。 本套书的注释,援引也大不如前。基本上是一些近些年学术杂志上的文章。前言部分写的很多但没多大意义。 另外,废话过多。书本装帧,纸质也大不如前者。
评分没时间多写,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珠玉在前,本书大打折扣,可能是少了范伯群的原因。 本套书的注释,援引也大不如前。基本上是一些近些年学术杂志上的文章。前言部分写的很多但没多大意义。 另外,废话过多。书本装帧,纸质也大不如前者。
评分没时间多写,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珠玉在前,本书大打折扣,可能是少了范伯群的原因。 本套书的注释,援引也大不如前。基本上是一些近些年学术杂志上的文章。前言部分写的很多但没多大意义。 另外,废话过多。书本装帧,纸质也大不如前者。
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