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詹姆斯·戈登·芬利森(James Gordon Finlayson) 英国塞西克斯大学哲学高级讲师,社会与政治思想学科召集人,之前曾在约克大学任哲学讲师。在《探索》(Inquiry)、《欧洲哲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过关于德国现代哲学的论文,对《哈贝马斯:一个批判的读者》一书有所贡献。研究旨趣包括社会与政治哲学、古代伦理与现代伦理、哲学史。
序言作者
徐友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发表《“哥白尼式”的革命》、《形形色色的造反》、《告别20世纪》、《不懈的精神追求》、《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等著作十余部。
作为当今在世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哈贝马斯思想浩瀚宏富,著作卷帙浩瀚。《哈贝马斯》作者对哈贝马斯的介绍落笔于哲学、语言、道德、政治、法律和社会理论等各个方面,并且自始至终将叙述重点放在对哈贝马斯思想的总体把握上,呈现给读者“一个粗线条构成的轮廓分明的思想家头像”。借由清晰、浅显的行文,作者表明,哈贝马斯的理论如何从整体上回答了关于现代社会本质的重大问题,又如何影响着我们对当代各种主题与事件的看法。
前言 以自我批判的精神、怀疑主义的态度、被欺骗过的人的清醒的头脑去继承德国的传统 哈贝马斯的世界主义,他对欧盟的支持、对民族主义的怀疑、对宪政爱国主义的捍卫,他的道德普遍主义,这些都是基于他的理论体系。哈贝马斯的哲学是纯粹德国式的,同时他的哲学眼界又丝毫不受...
评分 评分 评分前言 以自我批判的精神、怀疑主义的态度、被欺骗过的人的清醒的头脑去继承德国的传统 哈贝马斯的世界主义,他对欧盟的支持、对民族主义的怀疑、对宪政爱国主义的捍卫,他的道德普遍主义,这些都是基于他的理论体系。哈贝马斯的哲学是纯粹德国式的,同时他的哲学眼界又丝毫不受...
Finlayson这本小书完美地实现了其目的:“勾画哈贝马斯理论的主要脉络,将其著述的不同部分置于一个整体化的背景中”。介绍始于法兰克福学派【对“批判理论”范式的定位很清晰】的《启蒙辩证法》带来的挑战,以及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拯救启蒙的乐观;接下来介绍《交往行为理论》中社会理论的系统目标和相应新方法的形成:意义理解;意识形态批判和社会秩序问题。接下来分章节论述了语用意义、社会理论、现代性、道德商谈、政治转向、民主与法律、普世主义等论题。哈贝马斯比Rawls的视野宽广太多了:就国际政治领域而言,Rawls的民族建构似乎远远不如哈贝马斯的普世主义那么有洞察力和解释力,这溯源于哈贝马斯广博的社会理论中甚至经验维度的支撑。 论述极为清晰,且中英对照。
评分有些许翻译可再雕琢,无伤大雅。哈贝马斯用商谈伦理取代道德批判,我想这才是一个社会从根上迈进了现代,当然,这一点远远没有达成,职是之故,哈贝马斯才评价说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评分条理清晰
评分康德说了,人性是无用的樗木。要雕刻美丽的木雕,要先把材质分清才好。
评分条理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