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詹姆斯·戈登·芬利森(James Gordon Finlayson) 英國塞西剋斯大學哲學高級講師,社會與政治思想學科召集人,之前曾在約剋大學任哲學講師。在《探索》(Inquiry)、《歐洲哲學雜誌》等期刊上發錶過關於德國現代哲學的論文,對《哈貝馬斯:一個批判的讀者》一書有所貢獻。研究旨趣包括社會與政治哲學、古代倫理與現代倫理、哲學史。
序言作者
徐友漁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8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哲學碩士學位。發錶《“哥白尼式”的革命》、《形形色色的造反》、《告彆20世紀》、《不懈的精神追求》、《重讀自由主義及其他》等著作十餘部。
作為當今在世最有影響的哲學傢之一,哈貝馬斯思想浩瀚宏富,著作捲帙浩瀚。《哈貝馬斯》作者對哈貝馬斯的介紹落筆於哲學、語言、道德、政治、法律和社會理論等各個方麵,並且自始至終將敘述重點放在對哈貝馬斯思想的總體把握上,呈現給讀者“一個粗綫條構成的輪廓分明的思想傢頭像”。藉由清晰、淺顯的行文,作者錶明,哈貝馬斯的理論如何從整體上迴答瞭關於現代社會本質的重大問題,又如何影響著我們對當代各種主題與事件的看法。
哈貝馬斯是當代最重要的政治理論傢之一,他的思想貢獻可以放到亞裏士多德-斯賓諾沙-馬剋思這個序列中來理解和評價,是哲學史和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他的理論不但對當代德國和歐洲的政治現實作齣緊跟時代甚至引領潮流的論述,而且很少見地對德國和歐洲的現實直接發生...
評分 評分前言 以自我批判的精神、懷疑主義的態度、被欺騙過的人的清醒的頭腦去繼承德國的傳統 哈貝馬斯的世界主義,他對歐盟的支持、對民族主義的懷疑、對憲政愛國主義的捍衛,他的道德普遍主義,這些都是基於他的理論體係。哈貝馬斯的哲學是純粹德國式的,同時他的哲學眼界又絲毫不受...
評分 評分哈貝馬斯的書太多 很難評分 總之看到很多有價值的內容 但齣處不詳不是很嚴謹
评分16歲加入青年黨60歲前用馬主義反馬主義退休瞭關注美國的民主。是一位很有代錶性的文傻哲廢:看似是跨界大牛其實半輩子都在鑽營腦控學,一輩子沒有想過個人與自由的德棍。到底是時代讓他無暇關注自然,求知於物理數學語言;還是他本身就蠢到未能感受到一點來自自然的神啓。有幸被分在西德,不求直接跨越地域至少迴溯時間綫迴溯曆史,至少試著記錄與理解那些近在眼前的具體的人和事吧?哈貝馬斯一輩子都距離當下的時代,或者說宣傳語境,太近,剝離修辭就能看齣。就似一個迴音室,不過是幾堵定嚮放大的牆。一輩子在"搶奪"正統,原創?若早5年蘇聯完蛋,哈能保有完整的行業聲望全身而退(修)?晚5年,哈仍會於90年初就擱置自己的西馬飯碗?用馬姓真理分析世界一輩子,然而哈你是誰?微積分綫代數理統計都及格瞭嗎?能從社會科學畢業嗎?
评分原來隻知道他提齣的public sphere,看瞭這本書終於跳齣概念去理解哈貝馬斯後期更加成熟的思想體係瞭。
评分Finlayson這本小書完美地實現瞭其目的:“勾畫哈貝馬斯理論的主要脈絡,將其著述的不同部分置於一個整體化的背景中”。介紹始於法蘭剋福學派【對“批判理論”範式的定位很清晰】的《啓濛辯證法》帶來的挑戰,以及哈貝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的拯救啓濛的樂觀;接下來介紹《交往行為理論》中社會理論的係統目標和相應新方法的形成:意義理解;意識形態批判和社會秩序問題。接下來分章節論述瞭語用意義、社會理論、現代性、道德商談、政治轉嚮、民主與法律、普世主義等論題。哈貝馬斯比Rawls的視野寬廣太多瞭:就國際政治領域而言,Rawls的民族建構似乎遠遠不如哈貝馬斯的普世主義那麼有洞察力和解釋力,這溯源於哈貝馬斯廣博的社會理論中甚至經驗維度的支撐。 論述極為清晰,且中英對照。
评分哈貝馬斯的書太多 很難評分 總之看到很多有價值的內容 但齣處不詳不是很嚴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