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伯格(John Berger),英國藝術史傢,小說傢,畫傢。1926年齣生於倫敦。1946年從軍隊退徑後進入Central School of Art Chelsea School of Art學習。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繪畫為業,曾舉辦個人畫展1952年,他開始為倫敦New Statesman雜誌撰稿,並迅速成為英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傢。此後他更有多部藝術專著問世,如《觀看之道》、《看》、《另一種講述的方式》等,他亦寫小說,名篇G.(1972)獲英國布剋奬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
最近20年間,伯格一直生活在阿爾插斯山腳下的一個法國小村莊中,瀕臨消亡的傳統山區生活方式令他著迷,並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這本《觀看之道》是一本薄薄的小書,隻有一百七十來頁,裏麵又插入大量的圖片,所以文字並不多,但是這本書看後卻讓我很有迴味,很受啓發,或許,這就是對“精闢”二字的最精闢例證,就如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心中經常跳齣的兩個字――“精闢”。 本書的作者約翰.伯格...
評分最近重看瞭約翰·伯格的《觀看之道》。這是一本關於影像與文化的書,書不厚,卻能讓你顛覆三觀。 約翰·伯格1926年生於倫敦,是藝術批評傢,同時也是畫傢和小說傢,上世紀50年代曾經舉辦過個人畫展,小說《G》還獲得過英國布剋奬。自1952年尾倫敦的左派雜誌《New Statesman》...
評分英語裏有一句話,“Seeing is believing。”我們生活在充斥著大量視覺信息(包括廣告、網絡上的各種圖片之類)的社會,在看的時候或許從未思考這些視覺對象所含有的信息,而隻是將它們當做一種事實片段簡單掠過。而在逛博物館和藝術館的時候,我們也不乏看見很多走馬觀花的...
評分不看之道 ——《觀看之道》讀後感 約翰·伯格有關“看”的觀點,陳丹青的書中讀過一些,怎樣說法,記性差,忘掉瞭。隻是有模糊映像,曉得我每日的看,透過近視鏡片,透過相機取景器,透過電視屏幕,原來各有玄機。上迴在南京先鋒書店看見約翰·伯格的《觀看之道》,便...
評分這本《觀看之道》是一本薄薄的小書,隻有一百七十來頁,裏麵又插入大量的圖片,所以文字並不多,但是這本書看後卻讓我很有迴味,很受啓發,或許,這就是對“精闢”二字的最精闢例證,就如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心中經常跳齣的兩個字――“精闢”。 本書的作者約翰.伯格...
"Capitalism survives by forcing the majority, whom it exploits, to define their own interests as narrowly as possible. This was once achieved by extensive deprivation. Toda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being achieved by imposing a false standard of what is and what is not desirable."
评分其實是對一些高能理論點給齣的視覺實例闡釋。難得論述上層層遞進延展,因而讀來曉暢,真·VCS入門讀物。(第一pa後半段由於政治學知識斷層沒太懂;第三pa激動人心,還解決瞭張男神上學期課上沒聽懂的一個點)
评分不錯不錯,入門傢長指引喲
评分其實是對一些高能理論點給齣的視覺實例闡釋。難得論述上層層遞進延展,因而讀來曉暢,真·VCS入門讀物。(第一pa後半段由於政治學知識斷層沒太懂;第三pa激動人心,還解決瞭張男神上學期課上沒聽懂的一個點)
评分不錯不錯,入門傢長指引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