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治,1948年生,廣東陽江人。著有詩集《駱駝和星》、《夢想或憂傷》,散文隨筆集《平民的信使》,評論集《鬍風集團案:20世紀中國政治事件與精神事件》、《守夜者劄記》、《自治的海圖》、《時代與文學的肖像》,自選集《娜拉:齣走或歸來》,傳記《人間魯迅》、《魯迅的最後十年》等。主編《20世紀外國文化名人書庫》、《蔓陀羅譯叢》、《流亡者之旅譯叢》、《流亡者叢書》、《世紀散文叢編》等叢書叢刊多種。選編《絕望的反抗》、《野百閤花》、《魯迅檔案:人與神》等數十種。
《烙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集體記憶》內容簡介:1949年以後,中國社會齣現一個後來被稱作“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龐大的群體,至1980年代消失。三十年問,由於極“左”思潮的影響,尤其在“文革”時期,這個群體中的成員唯因傢庭齣身關係,在政治上遭受不公正對待,甚至備受歧視,在讀書、就業、遷升、調動、參軍、婚姻等人生重大問題上璋礙重重,曆盡坎坷。
《烙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集體記憶》特約來自全國的二十餘位作者,其中有“欽犯”子女,有一般“狗崽子”,有文化人,有半文盲,他們分彆憶述各不相同的身世故事,錶達瞭對抗遺忘的集體意誌,和社會變革的共同渴望。
這是迄今為止第一部關於“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專書。《烙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集體記憶》提供的私人生活史,是共和國曆史的組成部分;除瞭曆史學,對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學、社會心理學,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發表於2025-04-18
烙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報紙上看到此書的宣傳。作為一個80末90初年代的我其實一直對"文革時期"所發生的一切知道的太少瞭。當我們從很多途徑打聽那個時期的一切時,對於我們這一代的人而言充其量好比期待一部驚心動魄或令人毛骨悚然的偉大小說罷瞭。是的,每每老一輩談起都是以沉默結...
評分看瞭大半本瞭,感受如題。 文字真是奇妙的東西,同樣的經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靈敏感度,更重要的是不同的筆會帶給讀者完全不同的感受。估計最憋得慌的是心靈很敏感,筆頭很笨拙。 這類東東,還是最喜歡章詒和的文字,不管她是不是所謂“政治怨婦”,楊顯惠也不錯,...
評分除瞭再次看到人性的現實麵,我們還應當思考如何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用製度避免個人崇拜、小團體崇拜,時刻保持警惕,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法製社會等等。毛犯得錯誤不在於他個人,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會變成毛。不能把批判的焦點集中於毛,而應集中於當時的製度和領導集體,...
評分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不久,老師發給同學一份需要拿迴傢讓傢長填寫的錶格。裏麵有一項是“成分”,傢人說“當然填貧農瞭”。可從小看動畫片吃冰淇淋長大的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填“貧農”。當時,班上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填“貧農”,我也就坦然接受瞭。後來,讀書...
評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報紙上看到此書的宣傳。作為一個80末90初年代的我其實一直對"文革時期"所發生的一切知道的太少瞭。當我們從很多途徑打聽那個時期的一切時,對於我們這一代的人而言充其量好比期待一部驚心動魄或令人毛骨悚然的偉大小說罷瞭。是的,每每老一輩談起都是以沉默結...
圖書標籤: 曆史 林賢治 文革 迴憶錄 中國 文革曆史 親曆 烙印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政治運動及階級鬥爭乃至高潮文革,儼然成為太多人的噩夢。“青春年華”被無情奪取,“人格尊嚴”被隨意踐踏。“身份”取代“人性”,成為一種遮蔽人性及展露人性的工具。這種民族劣根性在如今依稀可見,隻是不再明目張膽“裝混蛋”罷瞭。本書集體的迴憶自然還缺少紅衛兵等當時“紅五類”專政優越派的迴憶,同時2004年完稿的書到2010年纔齣版也算一種遺憾。20120103@1620
評分世上可有願意傾聽的人?
評分"我把一切都獻瞭齣來,你莫斯科卻轟我齣去、驅逐我。你是什麼東西,竟在我麵前如此傲慢?……如果說我不再愛你,那也是你不愛我在先。"
評分觸目驚心
評分這個又長又醜的傷疤一直留在中國身上,代錶中國的人不願迴頭哪怕是舔一舔傷口,心虛的遮遮掩掩,等待著所有留有傷疤的人都離開瞭地麵,神不知鬼不覺的讓它從來沒有存在過。
烙印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