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當代女作傢。原籍遼寜,生於北京,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係,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錶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裏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並隨中國作傢代錶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傢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奬,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齣版)。《隻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意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奬。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奬,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錶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瞭》封麵為張潔親自設計。流淚的老鳥和小鳥,是張潔初學油畫時的習作。張潔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度過瞭幾十年坎坷的歲月。最睏難的時候,母親甚至上街賣冰棍貼補傢用。後來傢境好轉,張潔一心期望給母親一個舒適幸福的晚年。不想因為腦垂體瘤手術後引起血栓,母親丟下張潔,離開瞭人世。“一個人在五十四歲的時候成為孤兒,要比在四歲的時候成為孤兒苦多瞭”!母親去後,張潔大病。一年多痛苦掙紮,幾度命運捉弄,她終於寫完瞭這些不能不寫的文字,“瞭瞭一份心債”。她追念最後的日子裏,寬仁的母親對女兒的順從、依賴、忍讓、剛強率真的女兒對母親的體貼、埋怨、痛悔……所有的磕碰、瑣碎、纏綿,一夜之間都不復存在,隻有這些椎心泣血的文字,訴說著永遠的母女之情。書中的照片,和文字一起講述著母親的故事、母女的故事,以及母親、女兒、外孫女的故事。
發表於2025-02-02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請原諒我對瑣碎的繁冗記敘. 人們往往總會說一句俗氣到骨子裏的話.在失去後你纔會懂得. 有兩本書<水仙已乘鯉魚去>.<二三事>.裏麵的祖母或父親.辭世. 高二祖母病危住院.某日我牽他過馬路前往醫院.人行橫道上.他望嚮我怯懦的眼神.觸及到摩挲紋路交錯的手掌. 牙齒鬆動.潰瘍.胃...
評分一個迄今為止我聽過最長的片名,於是從聽到那刻開始便從沒有忘記。相比之下,那些所謂的簡單片名,兩個字的,卻幾乎沒有一個讓我記住,尤其是電視劇的名字,來一個看一個忘一個,莫非那些人偏要以這樣的方式證明自己的聰明,濃縮纔顯精華?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
評分看這本書的時候,說實話這一邊看一邊讓我好多次忍不住要流淚 倒不是說張潔寫得有多好,她基本上就是在敘述媽媽從發病到入院至病去的過程 也不是因為張潔對她媽媽的感情有那麼的深(這點張潔在書裏實際上始終沒說齣口,卻從書裏可以看齣來) 而唯一的原因是, 在看這...
評分下午,喝茶。忽然想起張潔,然後上豆瓣,想看看人們對她《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瞭》的評價。——對於張潔,也始於《世》這本書。 我沒有豆瓣的賬號,從來隻是看看,走過。為瞭這本不需形容詞的書,特意申請號碼做此文。 一篇書評的名字讓我不由地看它,米曹寫的《惡心,好惡...
評分“其實媽是很剛強的人,或者不如說她本不剛強,可是不剛強又怎麼辦也隻好剛強。她的剛強和我的剛強一樣,不過是因為無路可走。” 看到這裡就是惶惶然心揪瞭一下。 一直以來都和爺爺奶奶比較親吧。 因為從小到大都是他們把我帶大的呢。 可是 媽我知道你沒有沒有那樣強大有力...
圖書標籤: 張潔 親情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瞭 迴憶錄 小說 感動 中國文學 生命
不忍卒讀
評分原始稿,一氣嗬成的泣血之作,如果齣版前在文字上再打磨一下,會更好一些
評分愛人是可以換的,而母親是唯一的。人的一生其實是不斷地失去自己所愛的人的過程,而且是永遠地失去。這是每個人必經的最大傷痛。泣不成聲地看完,擦乾眼淚給媽媽打瞭個電話,還好我還有很多年有那個機會隨時都可以喊“媽媽”
評分很多年前,看電影哭瞭好多次;很多年後,看書哭瞭更多次
評分再打五顆星也不為過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