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取义:中国经学思想史中的诠释传统
引言
一、“取义”的传统
(一) “君子之学”与“取义”传统
(二) 孔子的“取义”与“六经”的形成
二、“大义”的建构
(一) “六经”的意义体系
(二) “天人之道”与标举“大义”
三、“通义”与“正义”
(一) “广学”与章句之弊
(二) “通义”与经学统一
四、“本义”与“新义”
(一) 唐宋新儒学与新经学的开创
(二) 经学与道德实践
五、考证“字义”
(一) 考据方法的自觉
(二) 汉学的突破
(三) 余论
第二章 古代天学的发展与其对王道及其哲学观念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美东杨文衡
引言
一、先秦时期的天学
(一)三代之前中华祖先的天文观念
(二)夏、商、周三代的天文历法
二、秦汉至明朝前期的天学
(一)历法思想
(二)关于宇宙和天地结构的思想
(三)宇宙神创说
(四)宇宙膨胀说
(五)星表、星图和浑象及其他
三、明朝后期至清末的天文学及本章小结
(一)西方天文学的传入
(二)传统天文学思想的延续
(三)王锡阐与《晓庵新法》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礼、法关系的演变看中国治国理念的发展南京大学法学院张仁善
引言
一、礼与法的源起及功能定位——“惟德是辅”治国理念的萌芽
(一)“礼”最初形成于人际交往活动中
(二)上古“礼仪”的变迁与周代宗法礼制的确立
(三)法(刑)由源于对外兵事及其向内治的历史演变
二、礼与法关系的紧张——治国理念的探索
(一)儒家的“礼治主义”与法家的“法治主义
(二)儒、法治国理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
三、礼与法的调和——“王霸杂用”治国理念的确立
(一) 儒学在汉代的复兴与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
(二) “阳儒阴法”的统治策略
(三) 法律的儒学化同时意味着专制主义的加强
四、礼法与礼教的融合——“礼教”治国思想的成熟
(一) 从礼法融合向礼法与礼教融合的发展
(二) 理学向礼教方向的深透
(三) 理学向礼法制度方向的伸展
五、礼与法的分离——传统治国理念的近代转型
(一) 社会转型特别是西学东渐催生了近代法律意识
(二) 修法派着意摒弃“礼治”观念
(三) 以法治代替礼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六、主编的讨论
第四章 “止戈为武”的战争观与华夏文明国家的形成及巩固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范中义、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引言
一、追求和平——“止戈为武”的宗旨
(一) “止戈为武”的明确提出及其深刻含义
(二) “止戈为武”是中华民族一贯遵循的战争观念
(三) “止戈为武”是农耕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二、除戎器,戒不虞——“止戈为武”的保障
(一) 先秦诸子的备战思想
(二) 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对先秦诸子备战思想的继承
(三) 历史上突出的备战实例
三、天下大一统——“止戈为武”的神圣目标
(一) “不得已而战”是“止戈为武”的一般规律
(二) “尊王攘夷”是古代“止戈为武”的重要内容
四、仁者无敌——“止戈为武”、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一) 仁战乃是取胜的决定因素
(二) 民心“豫”,既是战而胜之的根本,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五、主编的讨论
第五章 历史学的“资治”功能与存亡兴替系于民思想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引言
一、“史”起于国家存亡兴替,作于史家的忧患意识
(一) 史之用在于“资治
(二) 君子忧世而有史作
(三) 史著的中心是探求存亡兴替之道
二、存亡兴替系于民的历史思想
(一) 君道及官箴问题
(二) 民生问题
(三) 民族矛盾及民族融合问题
(四) 儒学的发展及其国民素质教育问题
三、史家批判理性的不断升华
(一) 史才三长而重在“通识
(二) 史学家批判理性的历史演变
四、主编的讨论
第六章 儒释道的人生哲学与中国知识阶层的精神世界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傅新毅
引言
(一)、早期思想家对人生哲学的论述
(一) 孔子对士阶层的定“格
(二) 性善论、性恶论是早期儒家人生哲学的两个支点
(三) 道家“冥合”自然的人性论
……
第七章 古代文学的演变与中国“人学”思想的发展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第八章 古代“格数学”的发展与中国科学理性的逐步提升南京大学哲学系
第九章 中国新学科的创建与传统“人学”思想的现代转型
第十章 在“《易》为经首,子随经末”结构中发展的古代思想史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