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數民族音樂研究》共有四編分彆介紹瞭:第一編:多重文化交融下的天祝土族傳統音樂研究蒲蕊、第二編:藏漢文化背景下的巴當鼓舞研究熊江源、第三編:神聖儀式與世俗情感、第四編:肅北濛古族音樂誌及相關問題研究田芳菲這些內容。
日前,在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見到張君仁教授主編的《西北傳統音樂研究》與《西北少數民族音樂研究》這兩本以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為主的文集,我眼睛一亮:這不正是我多年來對高校傳統音樂學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殷切期盼嗎?再一一翻看十四篇論文的題目、章節內容,我又是一驚:這也不正是對前些日子文化部“非遺”保護專傢委員會上一位民俗學前輩高調呼籲,希望人文學界能寫齣一批有學術質量的“專項調查報告”的一種意外迴應嗎?驚喜呐嘆之後,我漸漸平靜下來,我要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自己該為它寫點什麼?首先,我覺得這件事他們做的對。一個地方院校,特彆是身處西北的地方院校,論校園環境、論學術資訊、論師資力量,要和中央比、和東部發達地區院校比,可能都很難。但是,有一樣是彆人無法與它相比、想比也比不上的。那就是它所在之地的豐厚無比的傳統音樂資源,那種惟它纔具備的地緣優勢。多年以前我統計過西北五省四部民間音樂集成錄載的各種民間音樂品種,民歌、歌舞、戲麯、說唱、器樂五大類加宗教音樂,大概接近1000種。所以,我當時曾說,西北不僅是中國經濟、能源的戰略要地,而且也是傳統音樂的一個巨大的寶庫。麵對這樣的天然資源庫,人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西北師大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的老師和學生的態度是:眼睛嚮下,走齣校園!邁進民間社會不同音樂品種的文化現場,來到身懷絕技的每個傳承人身旁,觀察、訪談、記錄、描述、解釋,把民間藝術傢的口述和活態錶演變成另外一種“敘事文本”和學術資源,交給當代學術界,也留給後人。我也想過,如果這些題目讓外麵院校的學生做,難度反而大矣!地緣、人緣、語緣,沒有一樣不難的。而對於本地學生,則閤乎於理,順乎於情,難變為易,劣勢轉為優勢。
發表於2024-11-07
西北少數民族音樂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西北少數民族音樂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