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英国女作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被誉为“道德教育家”。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村,父亲是教区的主管牧师。在父兄的熏陶下,奥斯丁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她16岁时开始写作,是第一个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使小说具有鲜明现代性质的小说家。奥斯丁一生中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修道院》和《劝服》(后两部出版于她去世后的1818年),小说内容多是刻画当时英国乡村的风俗民情、社交和男女恋情等。她的创作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劝导(经典插图本)》是作者最后一部小说,塑造了一位其笔下最为高尚的人物。 韶光正从安妮的身上消逝,风华正茂的时候,因为接受了他人的“劝导”,她终与意中人温特沃斯上校分道扬镳。虽青春不在,又备受虚荣的父亲和姐姐的冷漠,但她的高贵仁慈却使她成为亲朋中最受欢迎的人。两人分手八年后再次相遇,上校不能冰释怨恨,违心追求他人;而安妮也险些接受伪君子堂兄的求婚。在因为家族事务而引发的一系列交往中,上校进一步发现安妮的无私与坚贞无人能比,而安妮也在一次次自我劝导中找回了爱的勇气。他们发现,重新团聚比第一次相爱更为幸福,于是,经受了考验的他们不再若即若离,开始尽情地回忆并表白。20幅原版插图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倘若爱情重来,她将选择冒险坚持而不是放弃” 奥斯汀借女主角安妮之口说,是否也是她内心真实的声音?我们都知道她生平感情并不顺利,她是否也在对自己失去感情的后悔,后悔当初该好好把握珍惜? 《劝导》描写的是是一对在分离8年之后重逢,见面时的尴尬、既幸福又痛苦、相见...
评分依旧是奥斯汀的作品,《劝导》要比《爱玛》薄一半,却比《爱玛》紧凑得多、动人得多。果断抛弃纪录片风格的全对白式写作法,奥斯汀以传统的旁观者的身份讲故事,很快打动了我的心。 这是一个简单却讨巧的故事,凯利奇庄园的沃尔特.埃利奥特公爵有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安妮和玛...
评分有些文字你心里喜欢,嘴巴上却说不出是为什么。你觉得奇怪,既然有这样简洁明净的小路,人们怎么还会使用激烈繁复的语句在无止境的大道上发足狂奔。奥斯丁能够予人慰藉,像哈代一样。你会以为在18和19世纪里没有任何的喧嚣,而只有一些安静的人儿在打发时日,他们是那么愉快坚...
评分这样说《劝导》真的不合适,她的情感细腻,文言优美,文化背景深刻,说他是剁椒鱼头,酸辣鸡杂,水煮牛肉…都远远不够。然而,于我来说,最美莫过明火瑶柱粥一碗,一碗下去还想要一碗。 我是专注减肥20年的永不瘦小姐,所以听闻有一种叫做七日辟谷的减肥法的时候,想都没想,...
评分这是简最为伤感的作品。 早年那个轻松欢快的丽萃终于变成了隐忍沉静的安妮,姑娘还是那个姑娘,就是老了。雅致的嘲讽依旧,但那已非小女孩的玩笑而是沧桑过后对人世的批判。我看到的是简的宿命和无奈,那个可爱的温特沃斯何尝不是达西的化身,那是简给自己的又一个安慰,同时又...
从《理智与情感》到《劝导》,从推崇理智到劝诫不要过分谨慎,奥斯丁小姐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变化啊
评分个套书的质感很好,值得收一套。
评分奥斯丁的结局仍未安顿好,太仓促了!否则前半部分的细腻处真是无人能及。
评分很平淡啊,但是又是个好故事。
评分对翻译有些苛求,所以总觉得里面有些语言不甚通顺。总体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