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旅居巴黎期間用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1939年底在美國齣版,引起轟動。小說寫於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不久,作者一改平日的幽默超脫,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以紀念全國在前綫為國犧牲之勇男兒。林語堂自己認為這部小說是“非無所為而作也”。作為他的三部麯之一的《京華煙雲》,曾四次被推薦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作品,可見其文學地位和價值。
發表於2025-02-07
京華煙雲(套裝上下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林先生語言之妙,時如行雲之流暢,時如落花之幽靜,時如匕首之犀利,閱之大快,自不必言;其文章立意主旨,亦毋庸我一粗淺之人贅述,隻此說說對姚傢木蘭和莫愁的看法 木蘭是書中的主人公,纔高貌美,又有膽識又有分寸,一生傳奇多變,頗令人贊賞;但林先生說木蘭是“中國完美女...
評分 評分愉快而沉思。 以一介女兒身讀京華煙雲,品木蘭莫愁,我承認已自當狹隘瞭些。 可是,看到如此幸福的一眾美好,我還想說,不要問彆人為什麼,而是多自問憑什麼。 是的,我是寫給一眾正在美好或將要美好的。 在太多人眼裏,木蘭是矯情的。她玩味太多,她妙想太多。一個富裏...
評分母親責備我看書的態度,說有些書固然粗讀,有些書確實需要反復思量的精讀。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然而選擇書的態度和她不同,彆人的精典是彆人的,在我看來,如果是部小說,自然要故事好、人物佳,自然而然的吸引我去反復精讀。大時代的背景最好不落痕跡的鑲嵌在故事情節裏...
評分藉著迴傢的功夫,將一整本《京華煙雲》囫圇吞棗地翻完瞭。前麵2章讀得仔細,後麵則未免草率。隻是為瞭趕在迴學校前翻閱完,省得將偌大一本書再搬迴來。紙張摸著很舒服,隻是封麵顯得張揚亮麗,略失瞭曆史長捲的鈎沉感。 讀書,大部分是因瞭那新舊兩部電視劇的緣故。電視的劇本...
圖書標籤: 林語堂 小說 中國文學 民國文學 文學 當北京還叫北平的時候 中國 現代文學
雖然有仿照紅樓夢的痕跡,但是木蘭和莫愁的人物感卻是獨樹一幟的。木蘭沒有想象中的驚艷,曼娘和莫愁卻不失為一種驚喜。
評分我不是不喜歡木蘭,但本來這樣一個跨越幾個曆史時代的宏大架構,又是個群像戲,結果女主卻長相性格品行無可挑剔到像言情小說男主,有點違和
評分到第三部分的時候我就不怎麼愛讀瞭。。。
評分到第三部分的時候我就不怎麼愛讀瞭。。。
評分真的是看瞭一遍又一遍
京華煙雲(套裝上下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