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語堂全集:硃門》與《京華煙雲》、《風聲鶴唳》這三部小說閤稱為“林語堂三部麯”。因為三者有著內在的精神聯係,都寄托瞭作者的文化理想和人生理想。而30萬言的《硃門》在故事和人物上作者采用直綴的藝術構思方式,以師範學院女生杜柔安和上海《新公報》駐西安記者李飛的戀愛經曆為主要綫索,在30年代初中國西北部的社會背景中,錶現瞭善與惡的衝突,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小說情節爹岩起伏,深刻可讀性極強。
發表於2025-03-31
硃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愛情,總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 但是在國民時代動蕩不安的那個年代,有一份圓滿的愛情實屬不易。 李飛與柔安衝破一切艱難,重新團聚。林語堂對那一段曆史沒有過多描述,但是我很想進一步進行瞭解。 在李飛遠赴新疆,柔安通過各種手段打探消息,一個柔弱的豪門女子捨棄富貴甘願清...
評分 評分總結一下感想。 第一,當今國傢的和平法治社會來之不易。軍閥混戰,人命如草芥的過去,即使有書籍、有電影,依舊是難以深切體會到過去的那種血淋淋的殘酷現實。在那個年代,黑道有情,白道無義,實在是巨大的諷刺。到底熟黑熟白呢?老百姓所求不多,安居樂業而已,慶幸生在和平...
評分我想很多中國人並未到過中國西北,新疆一代,卻能從林語堂的小說裏閱盡西北風光,歲月往事。正是在南方多雨濕潤的四月,我讀完瞭這本書。 這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書,裏麵不僅描寫瞭民國1933年的歲月,還有男女跨過舊式禮教的愛情,十三朝古都西安,大夫邸那一抹硃紅色的大門裏,...
評分與林語堂的另外兩部作品《京華煙雲》和《風聲鶴唳》相似,我很喜歡他用樸素的白話文娓娓道來的故事。平凡的背後卻是時局動蕩的戰亂年代,這就為本來已經一波三摺的傢族命運和糾結不清的情感起伏,埋下瞭更加不確定的未來。 無論哪個年代,愛情都是人們心中的主鏇律。讀完這本...
圖書標籤: 林語堂 小說 中國文學 愛情 民國文學 中國 文學 林語堂
柔安和李飛去三岔驛和在喇嘛廟看望柔安父親那一章是全書裏最酣暢淋灕的,估計林語堂在寫時也是最為暢快的。自然賦予的美和震撼無需斟酌無需巧心構思便可娓娓道來。
評分總覺得那個時候的人心思比較單純
評分坐車路上一口氣讀完瞭,還不錯,亂世中有多少俠骨柔情,又有多少道德脊梁,人世匆匆過,無所謂對與錯,柔安堅定未婚生子,李飛豪情卻幻想主義,遏雲果然是厄運,總算有藍如水疼她一段,春梅和範文博是強者的互相欣賞,藍如水和香是配角的幸福,看著簡單,後麵的傢國情懷,民族問題纔是作者想說的麼
評分柔安和李飛在一起瞭,香華和如水在一起瞭,春梅和文博在一起瞭,三個人怎麼看怎麼配。除瞭一個不足輕重的小戲子——遏雲死瞭,然而我最愛的是她。對這本小說曆史背景不大興趣,最喜歡的是描述柔安絕望處境的那一段“自我糾結”,因為一句話“他把我帶離這梨花盛開時節的煩悶空間”而讀的小說。結局有些太過於幸福瞭。林語堂小說至此看的差不多,以後大概會少讀。
評分沒看下去,就前半部分來說,語言實在沒有吸引力,不題作者還以為是三流小說傢的手筆。
硃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