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2)是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他是生物学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胎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其中,1932年创作的《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发表于2025-02-02
美妙的新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英剧《黑镜》中就刻画的是这个美妙的新世界。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生活在高科技的虚拟房间里,每天通过踩单车换取点数,除了踩单车外,人们就只呆在房间里,用虚拟货币收看电视,更换自己的虚拟形象,这简直就是《娱乐至死》和《美妙新世界》的结合体。 回到《美妙新世...
评分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读书会,主题乔治奥威尔,不外乎是谈《动物庄园》与《1984》。当时在场的更多人是更喜欢《动物庄园》,而我对那本书却没什么很深刻的感觉,只很喜欢《1984》。当然《1984》也是有不少讨论的,一片引申,而我却只在旁听与发呆,基本没有发言。只是现在回想起...
评分首先说,看这本书来自neil.postman的《娱乐至死》,后来才知道其与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postman看来《美丽新世界》和《1984》描绘的是两个相反的未来,而在读过此书后,我觉得这种相反反而只是表面上的。内在来看,他们描绘的都是又精...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是无比的悲哀。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认同这个可怕的乌托帮,我也无比坚定的相信我们的世界正在向那个方向发展。身在世界上最先进最富有的国家,这种感受尤为强烈。电视节目的完全娱乐化,每一个人群都有麻醉自己的节目;所有的声音都告诉你,你应该满足于现在这样的...
评分说起反乌托邦的文学作品,乔治奥威尔的《1984》似乎在国内更享有盛名,相比之下,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美丽新世界)的知名度就要差上好多了。豆瓣上简单地一比,《1984》各个版本的读者加起来约有7000,而《美妙的新世界》却只有两三百人而已。 只因奥威尔所写的,几乎...
图书标签: 反乌托邦 赫胥黎 小说 英国 科幻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政治
《美妙的新世界》是A.赫胥黎著名的幻想小说,含义深刻,耐人咀嚼,因此十分畅销。它1932年出版,到1966年的34年间已经出了哈珀版、新哈珀版、矮脚鸡版、矮脚鸡经典版等57版,共275万册。作者A.赫胥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美妙的新世界》,这本科幻小说为他赢得了巨大的世界声誉。这本书的名字意味深长。它来自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本书主要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 “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赫胥黎创造出的这个乌托邦社会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其对“稳定”的追求彻底绞杀了任何起颠覆性作用的异端思潮,而在于稳定的不可颠覆性。在野蛮人约翰闯入美妙新世界之前,所有的个体已经完全受制于制度。而野蛮人的反抗实际上丝毫没带来任何对自由的觉醒的思潮。稳定不再受到制约,革命被永远埋葬。
评分以前就不喜欢,这次重读仍然不喜欢,读起来令人昏昏欲睡,人物也没有质感
评分说实话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感触,反而是读完后再看那些评论、比较(包括译者的后记),带来的启发更为直观一点。虽然书中的一些小片段很有意思,但是整体的思想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价值。可能成书早是一种可能,没有静下心来看也是一种可能,我阅历尚浅内涵不深也是一种可能,作者的行文风格一如他的想象力那样跳脱也是一种可能。反正在我的理解下,物质的繁华导致精神的贫乏,也就这样。如果说是对民众的一个警钟,对执法者的一种讽刺,对历史的一个提炼,对未来的一种担忧……诸如此类的形而上的内涵,我并没有从这本书中领悟到更多。
评分比想像的差,作为一本反乌托邦作品,远远赶不上《1984》。其所阐述的意义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但其小说表现的形式及其语言本身,却未能与其思想的深度相提并论。
评分“为了福帝的缘故”这翻译也太凑合了……
美妙的新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