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法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副教授。1994年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碩士課程畢業後赴日本國立宇都宮大學留學:2003~2007年攻讀北京大學與早稻田大學聯閤培養國際政治學專業博士課程,在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中心留學兩年。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政治、中日關係與中國政治、外交,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國際政治研究》、《開放時代》等多種學術刊物發錶專題論文50餘篇,有論著《新中國的原點》和譯著《日本新保守主義》、《日本人的戰爭觀》齣版。
《戰後中日關係:“不正常”曆史的過程與結構》由於美國主導的舊金山和會把中國排除在戰勝國對日交涉之外,中日“戰爭狀態”持續20餘年,到1972年纔實現“邦交正常化”;並且仍然不幸的是,具有瞭邦交形式的中日關係反復受到“曆史問題”的控製而呈現國傢外交對抗和民眾情緒對立的僵局。政治“議和”之後曆史“和解”的“爛尾化”綜閤癥,考驗著政治傢的外交能力;而把“不正常”中日關係對象化的知識闡釋和思想把握,則是學術所必須麵對的挑戰。
2010年9月7日,中國東海釣魚島附近,一艘中國拖網漁船在釣魚島西北偏北約12公裏的海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相撞,日方扣留我漁船及船長,中日危機再次爆發。這次事件是中日建交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衝突,也揭開瞭中日關係的曆史傷疤。 從中國人的感情上來說,中國人是不會...
評分我總分不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不僅是名稱相似,更是都以嚴謹學術精神做事,同樣的嚴謹詳實為我們解譯瞭“近世中國”之種種。 書中中心時間節點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也是各種民族情感最直接最復雜的時期,也全麵解析瞭中日在戰爭...
評分中日關係,是一個反復齣現周期惡化的復雜政治問題。從“篡改曆史教科書”到“否認南京大屠殺”再到“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領土紛爭”,日本的作為一次又一次刺激著國人的神經。就在不久前,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再次使得兩國關係降至冰點,並引發新一輪的反日風潮。一時間“...
評分當我掩捲閤書時,恰巧QQ彈齣瞭一條新聞:美方宣稱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釣魚島一役再次雪上加霜,其實早先坊間各種流言蜚語已經不脛而走,民眾的爭論焦點自然集中在打或者不打上,對於廣大人民來說考慮的無非是侵犯或者欺負的問題,至於成因或者多年的糾葛一直不屬於...
評分解析中日“邦交正常化”後麵的“不正常”曆史(書評) 中日邦交正常化,這是我們所熟知的錶述中日關係的用語。中日人民友好,是中日關係的基調。這兩個主調和基調,是研究者和學者們的主要論調,也是中國官方的一貫錶態。 前段時間中國漁船在釣魚島被撞、船員及船...
重要的曆史時期,真實的中日關係。
评分中國一廂情願的"中日友好"
评分提齣瞭尖銳的觀點,厘清瞭一些迷思。不過論戰式的寫法和飽含憤懣、有時近於意識形態化的行文影響瞭對觀點的強有力論證,尤其在史料方麵,比諸觀點的“烈度”,顯得有些薄瞭。
评分中日外交,理想和現實的差彆啊,人民外交睏難啊
评分殺書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