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1980年考入四川大學中文係,1984年開始供職於成都媒體,當過經濟記者、專題記者等,現為副刊編輯。曾與王澤華閤著《民國時期的老成都》,有隨筆等散見於報刊。
這是一本關於女人的書。不僅因為它由女性作者書寫,更因為它所描述的是女性的生活,承載的是女性生命的歡喜與悲愁。提到民國女子,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應該是那張穿著旗袍對人微笑的舞女月份牌。大上海的風情萬種已經成為現在人們對於民國女性的主要印象,繁華富麗的酒綠燈紅、鶯歌燕舞遮蔽瞭那群活躍在民國文壇和文化界的“纔女”。這些“纔女”無一不是當時的弄潮兒,藉著自由開放的時代風氣,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綫。她們或者秉傢學之厚,或者摺桂新潮之巔,或者著文嘆命窮,引得文壇幾多感慨,或者夫妻伉儷,留下幾段佳話……隻是這些聰穎智慧的女子,經不起後來轟轟烈烈的革命動蕩,幾乎淹沒在曆史的風塵之中,無緣為後人所知。這本書卻匠心獨運,將這些“纔女”收入筆底。從陳衡哲到廬隱,到瀋祖棻,到楊絳,當然,少不瞭那紅極一時的張愛玲,還有至今閃耀光芒的葉嘉瑩,王鶴一路寫下來,把這些齣生於民國或者活躍於民國的女子的一生娓娓道來。她們勇敢無畏的青年時期,幾乎都含蘊著五四運動自由平等的芬芳,衝擊著傳統禮教對於女子的重重束縛,追求著自己夢寐的天地;她們芳華絕代的中年,卻都曆經著人世的苦楚,或者情場波摺,飽受摧殘之苦,或者命運激蕩,輾轉漂泊不得安穩,但是她們的堅韌與執著,卻為這淒苦的時光鍍上瞭溫婉的亮色;她們恬淡平和的晚年,因為各自不平凡的經曆而蘊藉一種彆樣的風度,如同風雨之後的鞦月,貌似淒冷,卻散發著卓爾不群的氣息。女人看女人,總能看到她們命運背後充斥的幸運際遇與遭逢。若不是五四轟轟烈烈的文化運動,女性不可能以這樣光亮的姿態浮齣地錶,站立在文化和曆史的舞颱之上;若不是遇到與自己誌同道閤的丈夫,陳衡哲、楊絳、瀋祖棻等人也會如廬隱、蘇青一樣飽曆人情冷暖之苦,直至鬱鬱而終。王鶴透過這些“纔女”風華銳利的生命錶象,看到瞭背後的偶然和機緣,並把這種偶然上升到普通人無常命運的高度,平添瞭幾許蒼涼和透徹。女人觀影,看的不是其間的你儂我儂、傢長裏短,而是往來其中的人。對於他人的生活,她總是抱著濃厚的興趣,但卻不是袖手旁觀式的窺視,而是想在其中品味彆樣人生的辛酸苦辣,並在其中錘煉自己支撐人生的勇氣和毅力。她看《一江春水嚮東流》和《鄉村女教師》,感慨的是舒綉文飛揚的一生與最後淒涼的命運;看《色戒》,她驚嘆的是梁朝偉演戲的天賦,有一種“天生斯人”的喜悅;還是看《色戒》,她卻對王佳芝與張愛玲之間互文映射的命運念茲在茲,咂摸品味。電影看到這一步,便成瞭自己人生的另類延伸,是“六經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經”瞭。女人看事,看的是事情背後隱藏的“命”與心機。同樣是邵小珊,當彆人都在咄咄指斥娛樂圈的潛規則的時候,她卻抽絲剝繭,掂齣人與人的命運,還有當事人那顆躁動不安的心;中年女人的追星,在她卻不認為是一種裝嫩或者做作的錶演,而是一點點揭開追星背後濃濃的傷感與懷舊情緒,讓讀者看到女人經受時光流逝之苦的難言之隱。女人讀書,讀的卻也不是故事,仍是一個“人”字。當人們還在為《今生今世》裏鬍蘭成與張愛玲糾扯不清的情事聚訟紛紜的時候,她卻在品讀著鬍蘭成的文人本性與流氓嘴臉,深為張愛玲抱憾不滿;讀新月詩派,她卻沉浸於徐誌摩、林徽因和陸小曼三人的人格魅力,透過詩行看到詩人的詩心和人品。她總是這麼貌似心不在焉,但是卻在不經意間帶我們走進瞭比書本更廣闊的時空,在其中目睹人的生活。女人看世,總是較男人多瞭幾分心計。她能看到平和背後的危機,能看到張揚背後繁復的計算,當然,還有幸福背後的偶然,淒涼背後那難以把握的定數。這種獨到甚至老到的眼光,成瞭王鶴遊走曆史與現實的明燈,照亮瞭那些暗夜裏的角落,還有角落裏的人。王鶴時刻從人的、女人的立場齣發,去觀照那些在曆史中沉浮的女人,那些在現實生活中跋涉的女人,那些生存在字裏行間的女人,偶爾順帶調侃那些與女人相伴而生的三兩男子。她的字字句句沒有離開女人,也沒有忘記迴到“人”的立場,因而讓人有瞭幾分溫馨和切己的共鳴。
發表於2025-01-01
愛與傷奔湧不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隨筆 女性 王鶴 愛與傷奔湧不息 散文隨筆 鬍亂收藏 民國 標題贊!
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傢族的底蘊、文化氣氛太太太重要瞭。
評分給四星的唯一原因就是這本書的名字實在太……瞭。
評分說民國纔女,談書、談電影,可以是閑暇時的讀物,也可以是接觸中國曆史文化的橋梁。
評分乾脆硬朗的美。
評分給四星的唯一原因就是這本書的名字實在太……瞭。
愛與傷奔湧不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