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希衡(1906—1971),著名教授、法國文學翻譯傢。1915年鞦入北京大學法文係學習,1929年考取庚款留學,1932年畢業於比利時魯汶大學,獲得拉丁語係語言學及文學博士學位。迴國後任教於上海震旦大學和南京大學等校法文係。譯著包括盧梭《懺悔錄》、伏爾泰《中國孤兒》等。
本書是一本比較文學研究專著。第一部分追溯瞭趙氏孤兒本事的演變,探討瞭紀君祥為影射時事,抒寫當時反元復宋的共同意識而作此劇的命意所在,進而對《趙氏孤兒》和《中國孤兒》兩劇的背景和藝術特點等進行瞭深入比較。第二部分是作者精心翻譯的伏爾泰《中國孤兒》的中譯本。
其實本來隻是想看看原文,但實際研究的分量很少,就順便看瞭看。這個題目天然地存在,所以在視角上比較弱,但兩方的梳理都很清楚,在本事的流變上也有厲害的地方,很可參考。《中國孤兒》真挺神秘的,加入瞭下作的愛情綫,讓整個故事的氣調下降瞭許多。但劇本本身還不壞,就是有點意識形態先行。
评分論文堪稱完美,文本翻譯也完美
评分想到是作者1932年的博士論文,覺得質量真的挺高的。
评分在外國文學的閱讀書目裏看元雜劇的感覺實在難以錶達,突然被"比較文學"的氣場震懾到。 範先生的這份研究看起來平白,但是很深入全麵,對我還是很有啓發滴!
评分其實本來隻是想看看原文,但實際研究的分量很少,就順便看瞭看。這個題目天然地存在,所以在視角上比較弱,但兩方的梳理都很清楚,在本事的流變上也有厲害的地方,很可參考。《中國孤兒》真挺神秘的,加入瞭下作的愛情綫,讓整個故事的氣調下降瞭許多。但劇本本身還不壞,就是有點意識形態先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