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
作者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唤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培养更为宽容、开放、理性的大国心态,引导年轻一代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怀和视野来思考中国和世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发表于东莞时报2011年1月16日第B05版:文化读工场 邻居家有个六岁小孩喜欢玩游戏,经常把两只眼睛凝聚起来扮斗鸡眼。有时候边扮边走路,因为测不准前面的距离,看不清周围的物体,突然就摔倒了。家长发现后,立即教育。小孩比较听话,改过了这个坏习惯,用正常的眼光看...
评分闾丘露薇的书出来了,与闾丘直系的新闻系同学人手一本,好友回家塞给我说,你肯定有兴趣。多谢jounalism的同学不歧视我这个偏门的media。 书刚出版时,有资深人士在围脖推荐说:新闻教科书,新闻系同学都应该看。之前在闾丘博客上看过片段,很多观点在其授课过程中都涉及到了...
评分从卓越订购,发现第113页和第114页之间明显漏掉内容,这是一页纸的两面,很是诡异。请各位买到书的朋友看看是不是有同样问题,怀疑是出版社排版问题。 ×××××××以下内容重复××××××× 从卓越订购,发现第113页和第114页之间明显漏掉内容,这是一页纸的两面,很是诡...
评分读此书过半以至如今结尾的时候,标题里的话一直是最大的体会,之所以存在偏见,很大程度上是当事人对资讯的缺乏或者说对其采取本能的抵制,有时候,这非常可怕。 处于媒体、媒体人这个‘中介’位置,在是非曲直和个人价值方面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利益博弈,偏见往往就在...
评分之一,媒体人的品质 说起记者,就想到了在江西的经历。 2010年夏天,有个电视台的记者在三联学校要求采访一个曾经被拐骗进入了盗窃团伙,现在改邪归正来读书的聋哑人。 当时经过和学校以及当事人的沟通,加上电视台的人信誓旦旦说会打马赛克前提下,我们安排了采访。 到了快播...
爱自己 让自己形成一种独立的品格 独立地生活 勇敢地坚持 真诚地对待 理性地思考 不被外界的喧嚣影响 不为压抑的环境扭曲 多一份纯粹去追寻真相 做好自己的能做的 尝试以自己的把握 维护可能的美好生活 自己的 绝不止是自己的 这不仅是媒体人的责任 也可以是每个人更好的选择
评分媒體人特有的敏感與洞見
评分已有签名版
评分标记一下。因为闾丘露薇写的东西太一般了,像这种书就是被圈完钱后可以直接扔垃圾桶的。讲什么都讲得无比浮泛。实在搞不明白是怎么成为“名记”的。
评分有点失望,很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