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虹,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人文交流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燕京学者,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WorldMAP委员会委员,《中国历代人物传纪数据库(CBDB)》学术委员。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环境演变研究,包括中国北方环境变迁,历史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主持了多项科技部、教育部和外交部的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项目。出版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SCI、SSCI和CSSCI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多次应邀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主题报告。
发表于2025-01-27
古都与城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地理 历史 地理 城市 张晓虹 中国 文化研究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
《古都与城市》主要内容: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净、《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从城市的起源讲起,城是指城郭,保卫国家用,市是指商业交易,是人员聚集后的必然发展。华夏文明的城市形成和其他文化的可能不同,西方文化里讲到城市的形成一般是指农业发展,有多余劳动力投入手工业中,于是商品交换出现,城市逐渐形成。华夏文化,城市建立的出发点是保卫政权。 城市的起源之后就是讲古都的历史渊源。古都建立的渊源,政治考虑,是否位于疆域的中心,周边是否有粮食产地,是否靠近河流便于抽调物资供应古都。 城市的规划逻辑,皇城先建立,宫城、祭祀地,陵县的起源。居于城市中的王公贵族、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里坊制度,最开放的唐代,也是里坊制度严格执行的年代,晚上路上是没有人的。 明清以后,江南经济重地,粮食、茶叶等等,靠经济发展起来的市镇,一般靠河流便于漕运。
评分我去,好多错字。。。
评分我去,好多错字。。。
评分乍看题目可能会引起兴趣,但实际上呢,并不,除了有一两点启发之外,感觉内容比较干瘪宽泛,我觉得举例详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评分看了一本博士论文
古都与城市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