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星,1953年生,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任副秘书长)、国际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创新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20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所长和《民族教育研究》学术期刊主编;1993年在职随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林耀华教授攻读教育人类学博士学位。曾获美国富布莱特(Fulbright)高级学者基金、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和“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访问。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香港等大学和研究机构讲学、合作研究,并参与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福特基金会、日本文部省等国际研究项目。主持和参与国内外十余项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学术专长领域:民族教育学、教育人类学、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等。学术专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族群、文化与教育》。主编与合著的学术著作:《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民族教育学通论》、《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中国民族教育50年》、《民族教育经济学》、《20世纪中国民族理论、政策与教育》、《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等,其中《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获国家图书奖二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获全国教育科学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民族教育学》、《民族教育经济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参与编写了《教育大辞典·民族教育分册》、《文化学辞典》;翻译作品有《终身教育导论》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六十余篇学术论文。
马效义女,回族,博士,1977年生于山东聊城,2007—200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就职于北京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教育政策,已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参与了《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亚太地区原住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9)》等的撰写工作;曾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项目和教育部重大课题的研究,负责主持了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与存在问题》之子课题一项。
发表于2024-12-02
全球视野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教育人类学 教育学 多元文化 民族性 新书记 人类学 2010
《全球视野:教育领域中的族群性、种族和民族性》,本书阐明了这七国不同视角间的差异及其共识之处。
全球视野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