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1966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1989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2000年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供职于zui高人民检察院。2000年至2003年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著有《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刑事司法体制原理》《刑事司法:多元价值与制度配置》《论检察》《证据的容颜 司法的场域》等法学专著,以及《刑事诉讼法通义》《证据法要义》等教材。学术随笔结集为《法律皇帝的新衣》《法律稻草人》《羞于称博士》等。
发表于2025-01-13
阿Q之死的标本意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法律 法学 法学文化 文化 张建伟 历史 随笔 社会学
本书是作者继《法律稻草人》之后又一部关于法律学术、法学教育以及司法实践的一系列精品短文合集。作者通过《聊斋》、《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阿Q正传》等在中国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别样的法律世界。本书收纳的文章或借题阐发作者的法律观点,或针砭时弊,但都格守学术界限,阐释法律精神,言短意长,点到为止,隽永中饱含深趣,是比较难得的法律人文读物。
2018.1.3 阴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随手写了些感想,关于阿Q、关于窦娥、关于聊斋和水浒……写了很多,也没有离开我喜欢的刑事诉讼法。其实用今天的法治思维去看待另一种社会制度下的刑事司法,就是在强行找联系吧。你让万民景仰的包青天不刑讯逼供是不可能的,你让官府侦控审分离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谈什么证据链,那就更不可能了。古人不懂程序正义,他们只盼望有个清官。他们寄托在人身上而不是法身上的幻想最终只能是幻想。人都是有弱点和局限性的,虽然法也有吧,但是法至少能提供一个尺度,没有制度约束的人还是比较随性的。而中国法律题材文学作品总是在夸大人的作用,并没有想过一大堆冤狱不过是同一冤案的自我复制这不是某些裁判者的问题。文学作品是可以对现实世界发生影响的,就好像“普法栏目剧”如果少一些法律解读上的bug,也是个很好的法制宣传片。
评分2018.1.3 阴
评分2018年3月。文明之认知,往往受限于时空的阻隔。旧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尤其如此。本书从阿Q故案漫漫溯起,择篇定目即生张力。阐其文化,而发学术、教育以及司法实践。六卷取材既详且实,笔意灵动,时而推云划水,择机力透纸背,传统名篇的法治价值皆得翻面掀出。卷末由古典东方而兼及当代、域外,彰显“不隔”,堪赏大方。
评分古代追求和谐社会,息诉、稳定与乡村自我治理和调解,所以对追求命案的真凶,不是首要实现的目标。相反,由于侦破技术的落后,加上信息的不畅通,找到命案的真凶往往耗时弥久,远不如,随便找个垫包的,破了案,皆大欢喜。 关于刑讯,熬得过的,因为缺少口供,往往各级衙门难以定案,推来推去,推到清官手里,反而拨云见日。熬不过的,只有冤死在大堂之上了。 作者文字生动、接地气,易懂,精彩。 就是最后一部分,韩寒的文字实属多余。作者越界了。
阿Q之死的标本意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