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迪梅齊爾(Georges Dumézil,4 March 1898 – 11 October 1986),法國曆史學傢、宗教學傢、人類學傢、古語言學傢、神話學傢和考古學傢。法蘭西學士院院士、法蘭西學院教授,主講印歐文化。他通過對印歐語係各國神話、史詩、宗教的比較研 究而創立印歐古代文明的三元結構模式假說(trifunctional hypothesis),即認為:王者(同時為祭司)、戰士、生産者三者在現實社會中的層次化分布和關係結構體係,是神話最基本的三個意識形態。他以古代印度、歐洲神話中不約而同地存在著主神、戰神、民事神(統治-防衛-繁衍)作為印證。 而維持此三元結構的“縱嚮串聯因素”,一是天,一是女性。天籠罩瞭所有等級,而女性則可與所有等級的男性交媾。
20世紀30年代後期,迪梅齊爾在對古代東、西方神話與史詩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古羅馬祭司(flaman)與印度僧侶婆羅門(Barhman)二詞之間不僅在發音與字形上有明顯相似之處,而且字源上也有驚人的共通之處。古印度社會三大種姓的劃分:婆羅門、刹帝利、吠捨,實際上是不發達的古代社會的三大分工,它們各自執行著自己的社會職能,既互相區彆又互相補充,缺一不可。
婆羅門是社會的統治力量——主要是指精神和思想領域;
刹帝利為貴族武士階層——擔任著防衛的職能;
吠捨是社會的生産力量——維係社會的繁衍。
語言産生於社會實踐也反映社會現實。印度與歐洲各國在語言上確實同根,同屬印歐語係,那麼,其社會結構及社會結構所決定的社會意識也應該有有共同點。迪梅齊爾據此推斷:印歐人關於社會結構的觀念,是基於三功能的劃分及其等級製度。對印歐神話在結構與功能兩方麵進行瞭深入研究之後,迪梅齊爾果然發現在幾乎所有的印歐語係民族的神話、史詩裏,都存在著這個三元結構。
如:
古羅馬神話中硃庇特(主神),瑪爾斯(戰神),吉裏留斯(農神);
印度神話中的大梵天(創造之神),毗濕奴(保護之神),濕婆(毀滅之神,同時又是重建者和生殖崇拜對象);
古伊朗神話中的阿鬍拉·瑪茲達(天神),韋雷特拉格納(戰爭和勝利之神),阿爾德維蘇拉·阿納希塔(水和豐産女神);
北歐神話中的奧丁(主神),托爾(戰神),弗利耶(主司民事)。
同樣的結構在凱爾特、日耳曼、愛爾蘭神話及史詩中都有發現。
這一發現的意義在文化人類學上是劃時代的。它為我們解開古神話之謎、進入古代文化的殿堂提供瞭一把鑰匙;從側麵證明如今廣布於從南亞以西經伊朗、土耳其到西歐、北歐這一長條形的廣大地域的各個印歐民族,都有一個共同的文明源頭或受此文明源頭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意義是,這一三元結構模式的發現,還錶明人類在童年時代所創造的神話雖然粗糙、樸素,卻決不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材料的任意堆砌,或一些荒誕不經的故事的簡單羅列,而是一個有思想、有體係並産生於某種共同意識的完整係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法國著名結構人類學大師列維-斯特勞斯說:“迪梅齊爾發現瞭一座人類精神結構的豐碑。”
本書通過對神話與小說淵源關係的探討,廣泛地研究瞭從神話到小說的演變曆史所涉及的有關文學、宗教學、風俗學、社會學等諸方麵的問題,並以翔實的資料對這些問題做齣瞭令人信服的迴答。
發表於2024-12-22
從神話到小說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神話 人類學 文學研究 杜梅齊爾 神話學 文藝理論 Dumézil,Georges *北大·法蘭西文化譯叢*
感覺很有趣,特彆是提及的思考方法和尿壺。
評分對北歐神話有興趣的話還是值得一看。不過因為翻譯的問題的確對閱讀造成瞭些許睏難。
評分這一次把之前看的很多印歐神話串起來瞭,更多的還是研究上的啓發;
評分副標題纔是重點
評分核心其實正在於“從神話到小說(roman)”,其實質是從集體講述的集體故事轉變為個人講述的個人故事。“我們可以把小說看成從神話的宗教結構派生齣來的文學結構。一個屬於個人的、以情欲為動力的故事情節如何取代瞭一個由社會最古老的習俗予以規範的、全部記載武功的腳本。神話的目的在於說明完整的神的社會是如何形成的(實質上就是對社會規範和道德結構的事後說明)。小說情節發展的全部動力在於主導人物(的情欲和衝突)”。本書便是藉由哈丁古斯薩迦這個保留瞭大量神話內容而轉寫為小說的文本來考察這一轉寫如何可能,如何實現。這一活動的必要性似乎沒有深說。不過文本、語言學、神話/詩歌的比較實在太精彩瞭。
從神話到小說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