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Edward Stettinius教授,著有《共产主义的幽灵:美国与冷战的起源,1917—1953》以及荣获班克罗夫特奖的《实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和冷战》。
发表于2025-02-02
人心之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国际关系 冷战史 冷战 美国 梅尔文莱弗勒 政治学 美国外交政策
此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睿智的视角解读冷战的始末。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西方权威之一,梅尔文•莱弗勒探索了大量新资料,从美苏对抗史中截取了五个关键时刻,予以立意新颖又颇具启发的分析。他对冷战中历任领导人的刻画令人信服又言简意赅。正如莱弗勒所描述的,那些领导人所经历的内心挣扎、艰难抉择和最终成功显示了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中,领导层在维护和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曼•M•奈马克,斯坦福大学
本书展现了20世纪后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领导人之间的被迫式的压力,说明了为什么在斯大林死后,艾森豪威尔和Malenkov仍不能购销旧帐,赫鲁晓夫、肯尼迪和约翰逊如何反对联合国的压力和国内政敌,以及1980年代什么样的政治背景允许领导者更多的注重共同利益而非区别。
假期真的不适合⋯⋯
评分chapter 3
评分本书严谨但读来较枯燥,全是来自美苏两国的各类资料推衍而成,分别为冷战发端(1945-1948,斯大林-杜鲁门)、和平机会(1953-1954,马林科夫-艾森豪威尔)、躲过决战(1962-1965,赫鲁晓夫-肯尼迪&约翰逊)、冷战加剧(1975-1980,勃列日涅夫-卡特)、冷战终结(1985-1990,戈尔巴乔夫-里根&布什)。美苏两国在二战后的冷战史,通过集中在一轮轮元首间的对垒和缓和,体现了两种体制下互相的信念、畏惧、误解和克制的交互关系,直至一方崩溃才告结束。不是以人物和事件为最主要的研究环节,而是以谈话、演讲和政策解读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可看性会弱一些。
评分文不对题,不过算是清晰的美苏高层视角的冷战史,缺点是每个人的水平都被描写的差不多。双方的斗争始终围绕的还是意识形态啊。
评分按需。
人心之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