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不是我的错

分心不是我的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爱德华•哈洛韦尔

 在哈佛医学院任教20多年,现在是哈洛韦尔认知及情绪健康中心的负人。

 他是注意力缺失领域的顶尖专家,他的书是该领域最畅销的著作。

约翰•瑞提

 哈佛医学院精神科副教授,曾是哈洛韦尔的老师,后两个人成为挚友。

 他是注意力缺失领域最受欢迎的演讲者和作者。

出版者: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 爱德华•哈洛韦尔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丁凡
出版时间:2011-6-1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048453
丛书系列:湛庐文化·心视界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注意力 
  • 拖延症 
  • 分心 
  • ADHD 
  • ADD 
  • 心理 
  • 个人提升-注意力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给那些爱走神、易冲动的人贴上“分心”的标签,并认为这些人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分心。其实,分心不是他们的错,分心只是一种病。如果善用其利,分心者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而误用其弊,分心者的一生将是阴霾的。真心希望这套“分心”丛书能够给分心者带来希望。

本书描述了各种不同的注意力缺失症状及疗效,包括不断追求高度刺激的多动者以及什么事都不做的白日梦者。作者指出何时药物会有效以及如何使用行为的改变技巧。两位作者都患有注意力缺失症,但是都成为成功的心理医生,他们写这本书是想帮助其他分心者,使他们也能发挥潜力,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国内首套分心丛书,畅销全球16年,注意力缺失领域顶尖专家打造。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刘翔平、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王玉凤鼎立推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訾老师推荐的《分心不是我的错》,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注意力缺失障碍,虽然提供了诊断条件的列表,但是其中很多项目非常难以评估。据作者说,ADD患者观察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得靠家属或者老师报告病史。而这里收集的所谓病史就无法说是可靠了。 量表根据报告人可以分...  

评分

本来以为自己是,但看完书觉得自己就算是ADD, 也还算轻度。 不过希望通过此书,了解到什么方式可以改善分心,怎样通过练习,更专注。 让我们开始边读边笔记吧! 这些笔记差不多就是把心理师描述例子去掉后的干货吧。 ===第1章 聪明,却一事无成=== 分心的真相 别把分心看成人...  

评分

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失调   对于ADD患者的建议性的诊断原则(以下原则只有在某种行为的发生比同龄的大多数人明显频繁才可适用):   1)无成就感   2)缺乏条理性(主要症状)   3)习惯性的拖延或者迟迟难以启动   4)同时进行多个项目...  

评分

本来我是被书名吸引过来看这本书的,但是看了这本书,我真的感觉内容不对题目,而且有很关键的一点:可能有害。这本书讲的就几个内容,什么是注意力缺乏症,注意力缺乏症怎么样怎么样,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这本书,虽然了解了原来有注意力缺乏症这回事,但...  

评分

作为科普性介绍文章,可以给4星。但是再认真的一点的话,看完这本书,缺乏指导性功能。 针对ADD的指标,我个人符合一些,比如说时常缺乏注意力,拖延症,没有条理,害怕与人沟通。但是同时我在读大学之前,学习成绩都十分优秀,在一个有有威慑性的人来赋予我结构...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全书结论翻来覆去就那些,但里面丰富的案例各个都有自己的影子。这么多年我从童年创伤、原生家庭、特殊群体的性学、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甚至星象学等,去找自己童年那些古怪行为想法和现在极其别扭性格的解释,都没有完全符合的症状,直到无意中发现ADD。首先给经常被自己咒骂哭的自己道歉;再给原生家庭道歉,我们是相互抱着滚下悬崖不是单方面的错。而且像我这样的人还蛮多,现在我只需要祈祷遇到好医生就行了,生活仿佛能结束二十多年的灰暗混乱,要有光了,开心。p.s.不特别观察,我读这本仅120张的书,分心频率高的可怕……

评分

救命神书!如书中所说,诊断就是治疗的一种方法,认识到自己原来并非缺点缠身,接受自我才是正经事。症状:从小不由自主的走神,上课不听做白日梦,作业、工作必须deadline,爱好过于广泛患者,晚上不睡早晨不起,迟到大王,难启动(拖延),专注时效率高但专注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差,需要被提醒,自我评价低(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评分

对临床应该是一本比较有用的书,案例介绍较多,但病理机制描述很少。一般来讲,关于某个精神病理问题的专著,应该重点分三方面,描述现象,解释机制,给出疗法。可能是这本书的定位问题,作者用主要的篇幅用于描述现象,个案几乎占据了全书的60%,对于个案是通过故事形式,比较流畅,但是缺乏结构感,个案多停留在介绍层面,剖析不够。此外,对于ADD和并发症的关系,作者似乎也不是很清楚,第六章中区分出多种亚类ADD,这种区分似乎还没得到公认。注意问题可以导致情绪,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问题,但是情绪,认知,社会性等问题也会反过来对注意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还不是很明朗。研究注意的认为注意是原因,研究情绪的人认为情绪是原因,研究认知的认为认知是原因..如果你拿着榔头,所有你看到的都是钉子

评分

美国专家写书全是套路。。。

评分

救命神书!如书中所说,诊断就是治疗的一种方法,认识到自己原来并非缺点缠身,接受自我才是正经事。症状:从小不由自主的走神,上课不听做白日梦,作业、工作必须deadline,爱好过于广泛患者,晚上不睡早晨不起,迟到大王,难启动(拖延),专注时效率高但专注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差,需要被提醒,自我评价低(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