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泰,著名美學傢,旅美學者。1935年生,1955年畢業於江蘇師範學院。先後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社科院哲學所、蘭州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任職。現居美國,為內華大學訪問學者。著有《論美》、《美是自由的象徵》等。本文集部分近年來在我國《讀書》雜誌陸續發展。
《尋找傢園》是一代學人的心靈史,是關於苦難的藝術之書。書中作品沉重如山,靈動如水,是當代散文最美的收獲。本書是《尋找傢園》是增訂新版,是傳世經典,值得一看。
《尋找傢園》所編為非虛構散文,是廣義的散文。廣義的散文,不拘記敘、抒情、議論、不限文章、日記、書信,重要的是同大地的關聯。這其中,有泥土的沉重、樸實、芳香與苦澀,有水的柔潤,也有乾旱及焦渴。
讀這本書之前,在豆瓣上看到第一篇的摘錄,以為作者主要是寫些迴憶性的文字,來錶達對傢鄉的一種懷念。讀瞭前幾篇,描寫“夢裏傢山”,兒時記憶,清新自然,與我之前的判斷也差不多。高先生童年大部分時光在山裏度過,在一片開闊的天地裏成長,習慣瞭自由,即便後來迴到鎮上上...
評分高爾泰,一生追尋理想和自由,堅持真實的自我。 一時堅持易,一世堅持難。經曆文革,他再次拒絕省委的召見;離國前後,不管麵對著政協委員的稱號還是美元,他一直保持著對世俗誘惑的疏離。不屈的自由鳥,風霜打不垮,在於個性和信念,更在於對更高層次價值的洞察和體驗。 這超...
評分是讓人夢魂縈繞的文字,還有你讓人想瞭就落淚的大半生。 祝福你,還有那從小就跟著你擔驚受怕那麼多年的孩子,她,已經在天國....... 好在你,是敏感的,也是壯碩的。
評分某年入關過年,兄長托我帶幾本好書迴去,其中即選瞭花城齣版社高爾泰先生的《尋找傢園》。後來兄長在短信中屢次提及此書,我自己也覺得很欣慰,甚至很得意。 因為追隨宗白華先生做“美學散步”,所以對於高爾泰先生的“美學傢”身份相當熟悉,但對於其“右派畫傢”的身份一直不...
評分是讓人夢魂縈繞的文字,還有你讓人想瞭就落淚的大半生。 祝福你,還有那從小就跟著你擔驚受怕那麼多年的孩子,她,已經在天國....... 好在你,是敏感的,也是壯碩的。
先生一生坎坷,幾次經曆生死,記人記事卻如隔岸觀火。其文字的平靜絕非古井無波,確實平靜有力,寥寥幾筆寫盡命運跌宕、生死無常。大悲大痛娓娓道來也毫無煽情渲染,絕無一絲一毫顧影自憐的矯飾作態。讀此書時,恰逢迷茫低潮,而人又總要靠他人的不幸來療愈自己的痛苦;讀過之後,覺得自己的悲喜實在微茫渺小得可以。
评分一天半讀完,語言極平淡,但荒誕和悲劇力度並不因此減弱,雖不及楊顯惠筆下酷烈,到寫給女兒的《沒有地址的信》,纔有強烈的感情流露,也是最讓我動容的一篇,因為反右和文革種種已有心理準備,沒想到80年代也有如此殘酷的一麵,當然晚期的事就更彆提瞭。
评分迴憶性文字,全書白描,語言平實,讓我知道美學傢未必可以寫齣很美的文字,全書內容初為兒時迴憶繼為美學討論再為文革風波最後為80年代以後遇到的一係列不走運的事情,也許挫摺就是他意中尋找精神傢園的途徑,而本書迴憶兒時部分水準泛泛,史料價值不如陳存仁,文革慘狀描繪不及楊顯惠,再加上之前讀到高爾泰在文革中主動揭發他人以求生存與書中記載他在文革中屢交好運和對他人揭發齣賣現象的細緻描寫和明顯鄙夷情緒相對照,更顯得作者毫無可觀,這隻是本描寫百摺不撓的隱晦的勵誌性書籍,與其名聲大不相稱,全書我最喜歡的細節是常書鴻先生被打到不能行走,趴在地上推著豬食盆喂豬時,猶自吟誦李白詩句作樂“跪進雕鬍飯,月光明素盤”使我為其氣度胸襟深深摺服,當然這與高爾泰無關
评分可看。就是受不瞭那個“海外華人民主人士”的勁兒。
评分錚錚鐵骨不懼強權,桀驁不馴力求真話,在布滿意識形態的環境裏,理想主義不僅睏難痛苦,窮盡一生氣力搭上摯愛親友,仍無法涅槃;文革部分觸目驚心,作為參與見證者,文字趨嚮平緩淺顯,太多憤怒已燃燒殆盡,在對夾邊溝沉痛到麻木的敘述中(時間是有硬度的),在對妻女懷念中,竟像蘸血而就;第三捲刪到無關痛癢,曆史從來就能被任意塗改抹去;感其多蹇,敬其鬥誌,牆外開花牆內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