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被称为西方世界的良心、欧洲的鲁迅、“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和“天才的梦魇者”。奥威尔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190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少年时代。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中学。1921年远走缅甸,加入帝国警察部队,非常同情当时殖民地的人民,最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职。1927年回到欧洲,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因重伤返回英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并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多年的肺病,年仅47岁。主要作品有《动物庄园》、《1984》、《绞刑》、《缅甸岁月》、《猎象记》、《巴黎伦敦落魄记》、《向卡特洛尼亚致敬》、《置身鱼腹》和《我为何写作》等。
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在西班牙内战与“二战”中的苦痛经历,使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在他的作品中,《1984》与《动物庄园》影响最大。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奥威尔主义”、“奥威尔式”等词汇成为通用词汇而被广泛使用。“奥威尔风格”也成为一种生活、文学和语言的代名词。
发表于2025-04-05
1984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
评分《一九八四》的伟大是不用任何废话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甚至有人称这本书为“社会政治幻想小说”。 和我对《动物庄园》的评价一样,中国人喜欢《一九八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以至于我总是怀疑,《一九八四》能够在中国出版,都是一件令...
评分自从一九九零年夏天来美,身不由己一直有国难归。去年十月,有友人约我从华盛顿回北京去讲学,我一口就答应了。 八年中,多少至亲好友一个接一个谢世了。远一些的不说,前年六月,董乐山从北京寄来《汪曾祺悄然归去》的剪报。曾祺和我相知六十多年,九零年夏我离京前曾到他家...
评分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帕斯卡尔 1984是不凡的一年。它是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力作《1984》里,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同在这一年,堪称20世纪末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福柯死于艾滋病。在同一段时间读了两人的书,又偶然...
评分图书标签: 乔治·奥威尔 反乌托邦 小说 讽刺 政治寓言 政治 英国 经典
在《1984(珍藏本)》里,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书中描写了一个叫做“大洋国”的极权统治社会,在那里,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历史每天都在被伪造,所有不利于统治的历史记录都将被毁掉,记忆不再可靠,人们每天在仇恨中生活。人性也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虽然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但是却让每一个经历或熟知该类历史事件的人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一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书中刻画的人类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看书期间同时看了《V字仇杀队》和《刘香成 毛以后的中国》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毛以后的中国》中相片中所有的人的笑脸都是那么的灿烂,那是长时间的恐怖与压抑之后,心灵上的释放感,所以,从80年代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拥有那样的笑容了
评分18年19本 看了评论 都是好评 但我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书的内容不好 读感特别差_(:з」∠)_ 总结这部小说,这本书车车转转大概读了四个月 一直踌躇在第一部分没法读下去 第二部分的时候有了跌倒起伏才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我有点悲观主义 这本书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不会发生 可倘若这种反乌托邦真的发生在现实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明泽保身无所作为吧 有时候当个傻子也没什么不好 都是个人的选择 人生的方向 我自主选择的这些通路 决定了我无从选择的人生 自由使你颤栗 所以你假装不自由
评分“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每个有自由意志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去体验一下书中主人公的感受...我们常常身在牢笼而不知,又或者知道但无从反抗,又或者反抗而遭受强权的压迫与虐待,但精神不死,灵魂不死,现在与未来就只在我们眼中
评分大一暑假看的。至今仍然记得从头到尾读下来最后只剩下一种令人窒息恶心的压抑感。现在看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这种压抑感再次卷土重来。(看与此书齐名的《美丽新世界》也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但比压抑更强烈的是虚无感,也许后一种感觉更可怕更有破坏力一些)——————————————————(后补)现在觉得在极权压抑之下的犬儒更恶心更有毁灭性一些
评分在这样特殊的日子读完这本书,感触与众不同。一本伟大的书,一本必读的书。在读的过程中,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种种。本书的开篇第一句非常经典,印象深刻。对于战争,专制,自由有新的认识。对于双重思想这个特别的概念有大开眼界的理解。书本的第三部分有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压迫感,高潮出现在温斯顿叫奥布兰用老鼠咬死茱莉娅那里,就像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死去的时候;而且,第三部分让我想起了读《局外人》最后的阶段,同样的疯狂,不过一个是虚幻,一个是清醒;另外,作者写这本书的过程和本书名字的背后故事同样也是精彩绝伦的。
1984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相关视频 |
---|
Intermediate Algebra - Basic Introduction |
This Intermediate Algebra Book has the Best Smell, and It's Great for Learning Algebra Too |
TB & SM for Elementary and Intermediate Algebra, 6th Edition By Alan S. Tussy, R. David Gustafson |
Land Surveyor 101: Essential Concepts for the Karnataka Exam Algebra Mathematics Specific Paper-2 |
Choosing The Best Algebra 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