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2.3—1966.8.24),我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1924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1946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市文联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严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
发表于2025-02-02
正红旗下·小型的复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老舍先生的小说总是摆脱不了字里行间的一股忧愁,即便是调侃,也带有黑色的幽默味道。这本《正红旗下》,看得时候并不知道是残本,看到洋人牧师被请到富豪家里吃饭,却受到了冷落正感到高兴,文章却到这里戛然而止。这不得不让人觉得遗憾。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从“我”出生...
评分老舍先生的小说总是摆脱不了字里行间的一股忧愁,即便是调侃,也带有黑色的幽默味道。这本《正红旗下》,看得时候并不知道是残本,看到洋人牧师被请到富豪家里吃饭,却受到了冷落正感到高兴,文章却到这里戛然而止。这不得不让人觉得遗憾。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从“我”出生...
评分“正”为zhěng,故事讲到定大爷请牛牧师吃饭便戛然而止,四年后老舍自沉于太平湖中。还以为是我借来了残本,对着缝隙找寻半天,怕是有人扯下私藏了起来,合上书只得叹可惜。没有人比老舍更会写北京,他的文字,是纯熟地道的北京话,但字里行间又难免透出一丝沉重,叫人读完一...
评分自从来北京上大学,就一直在北京,居然有23年了。 偶尔在喜马拉雅上听老舍的小说《离婚》,觉得好,就又听了《正红旗下》,听完了觉得不过瘾,特意找《正红旗下》的书来读。读完才发现,居然没有好好读过老舍。 一个在北京呆了23年的人,居然没读过老舍。 想想也不奇怪。从前在...
评分图书标签: 老舍 小说 中国文学 旗人 北京 京腔文学 中国 清末旗人
《老舍作品集10:正红旗下 小型的复活》中老舍以自传为线索,表现社会风习与历史的变迁。随着老舍的笔在舞台上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温和老实的父亲、勤俭朴实的母亲、尖刻自大的姑母、吃喝玩乐的大姐夫、蛮横无理的大姐婆婆、无过是福的大姐公公、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奸滑钻营的多老大、性格直率的多老二、正直善良的老王掌柜,倔强耿直的王十成、养尊处优的定大爷、逍遥自在的博胜之、妄自尊大的牛牧师……一朝子民,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活得有滋有味无忧无虑,可当他们赖以支柱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破碎飘零时,他们的命运就同样不济了。
很高兴这是2016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可惜正红旗下如同红楼梦一样,是作者没有写完的。老舍先生的文字真是鲜活动人。一字一字,反复玩味,舍不得读完。
评分《正红旗下》《小人物自述》。正红旗下到底写完了没有?没有北京曲剧改编得好看。《小人物自述》写得很动人,写小院那些淳朴简单的风物。意味隽永。
评分读到牛牧师去赴定大爷的饭局,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可也并不觉有太遗憾,人物已经刻画得很完整,故事里的事儿,大约都能猜测到。毛姆说再无夏洛蒂那样的作家能如此精微合理地刻画人物,我立刻就想到了老舍先生。唉。
评分算是老舍先生自传的合集,很多人名和细节在集子里都有着重复和呼应,比如王十成。比起前几个集子,这个自传集体现出了怹最不“进步”的一面,也正因如此,《正红旗下》变成了未完成的绝响。不想对那段非常时期说三道四,只是觉得,如老舍、默存先生这些大家,倘若幸遇一个合适的年代,不知会有怎样的佳作传世。古人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然而舒先生连沧桑都无可赋便凄然离世,这又是谁的不幸呢?
评分若老舍还在,写完了这本,该有多好。
正红旗下·小型的复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