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克尔凯郭尔(1813―1855)、
19世纪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存在
主义的创始人。
本书借《圣经》中亚伯拉罕和
以撒的故事,论述了信仰和牺牲
的观念。作者认为,信仰从本质上
是一种悖论;畏惧并非来自某一
确定对象的威胁,而害怕则是来
自一个客观的威胁物。
三个故事——信仰、伦理(理性已经非常弱化了) 伦理学追寻的是普遍的价值,它的价值体现是悲剧英雄。 关于悲剧英雄——阿迦门侬的故事 古希腊关于特洛伊战争中,阿迦门侬因为在军事讨伐特洛伊的途中,无意间冒犯了女神阿尔忒弥斯。女神大怒,让阿迦门侬舰队所在的奥利斯港...
评分 评分晚上操场散步,忽然想起克尔凯郭尔的几句话: “How to believe decides how to live” “从童年起,我就已经成为精神。” “人活着不是为了拖动锁链,而是为了张开双翼。” “我是一棵孤立的枞树,独自地自我封闭着,指向天空,却不投下一丝阴影,...
评分 评分这是第二次翻看《恐惧与颤栗》了,记得大二在图书馆借过这本书,当时被“恐惧”、“颤栗”两个情绪性词语吸引着,不过,临近期末,只好乖乖原封不动地归还了。 毕业要求交论文题目时,我急匆匆地确定写克尔凯郭尔,到了大四,空空的脑袋一时间似乎只剩下了克尔凯郭尔,关注他...
这翻译是傻逼么?尼玛会正常说话么!让你丫翻译就踏实地好好翻译,装什么逼啊!艹!真想大嘴巴子抡死这翻译!!!!
评分卡夫卡的枕边书。两年之后再读,文字太美了!
评分呃。。。
评分细。。。读
评分信仰的悖论:个体性比普遍性更高,作为个体的个人在进入普遍性之后又将自己作为更高的东西与普遍性分离开来。因而亚伯拉罕囿于在普遍性中表达自身而不得不宣称其处境是一种精神考验,没有更高的关于普遍事物的表达,而这种更高表达处于他所冒犯的普遍事物之上;而信仰者拒绝在普遍性中成为开敞的存在,而是反身折回维持自身个体性的隐秘,他孑身一人,没有伙伴,因而无处不置身于恐惧与颤栗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