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印象主义色彩,意境新颖,同时由于受佛教影响较深,作品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代表作有《雪国》、《古都》、《睡美人》、《伊豆的舞女》等。川端康成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项殊荣的东方作家。
《山音》创作于1949年-1954年,正值日本历史上相当微妙的时期:战败后。就算是现在,美国也未完全从日本撤兵。自然,当下与彼时民众与文学家们对待美国撤兵的想法自是不尽相同。而对于那时的日本来说,亡国感深植于心。 尽管川端曾自言并未陷入战争之中,对政治也并不关心...
评分第一次拜读川端康成的作品就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他的文字,他的意境。清新,优雅,无瑕,又略带沉重。他的清新,优雅,无瑕来自于对生活的描写,在字里行间,你感受到的不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而是一种悠闲的生活节奏,没有悬念迭起,没有惊险层出,有的只是带着浓浓日本风情...
评分始终怀念初恋的老头,和美丽不幸的儿媳,发于情止于理,其中挥不去的暧昧和遐想,一辈子谈恋爱的人,老年慰籍。 电影对原著进行了改编,把欲望藏得更深,结尾是菊子跟公公约会,告诉他她要离婚。这个结尾不够川端式的颓废。
评分一个女孩曾经告诉我,她高考前那段日子一直很迷茫.这本书带给她安静,我在一家书店偶然买到了.现在是2005年8月,我一直没有读完,其实读书只是个借口.暗恋已有5年.
评分一个女孩曾经告诉我,她高考前那段日子一直很迷茫.这本书带给她安静,我在一家书店偶然买到了.现在是2005年8月,我一直没有读完,其实读书只是个借口.暗恋已有5年.
终读系。时隔多年,再读川端,阅读契合依旧。川端康成对人生中爱欲、孤独、苦痛以及死亡等情感的体味细腻真挚深入,在浓缩的外部空间中,探索内心世界的无边界活动,以简单朴实、负有和民族性格又具有共通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平和又独树一帜。《山音》作于1954,以一个老人尾形信吾的视角,在家庭之内探讨人生幸福快乐与痛苦的各种可能性。关于孤独寂寞、痛苦无奈,是现实性、在发生的,妻子保子非理想爱人,女儿房子婚姻不幸带二女回家,儿子修吾不疼惜信吾极其喜爱的儿媳另找情人,如果人生的幸福注定与他人有关,那么不为自己决定的他人的人生带给自我的多是苦痛。关于幸福,是不可得,青年时的爱人乃保子之姐,儿媳菊子作为爱的唯一现实,在互相不伦感中不可迈出。《湖》则讲述了一个迷恋少年的跟踪狂的故事,在意识流中表现一种绝望的情欲。
评分山音还想看看谭版本,湖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幻象和回忆比情节发展本身更妙。翻得就不说了。
评分读罢此书进一步证明了我对这老头子笔下文字与美的世界之迷恋
评分最愛便是《山音》。那樣隱密的畸戀,出乎意料得美
评分读罢此书进一步证明了我对这老头子笔下文字与美的世界之迷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