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判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景敞视主义的权力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权力对肉体的规训形成了一套微观的知识运作模式,监控社会成为一种可能。 (一)权力的微观化 肉体与权力是贯穿《规训与惩罚》始终的一对基本范畴。在权力对肉体的规训历史中,肉体的意义在...
评分最初接触到福柯,是在师兄那儿先借到的一本《福柯思想肖像》,作者就是刘北成,深入浅出,既综合又条分缕析的介绍了福柯的学术生涯和思想轮廓,当然还有他的私生活。关于学界这样一个难以归类的思想家,读完之后让我顿时对福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感觉刘北成一定对福柯有着...
评分福柯实在是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天赋的理论家. 权力的运作与受控的肉体 ——读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1972年至1974年间,米歇尔•福柯完成了《规训与惩罚》的写作。当时正值法国极左翼运动的衰退阶段,而此前的几年,福柯一直积极地参与到法国毛派运动中,他甚至...
评分觉得福柯所有的论证就是为了说明全景敞视主义世界的到来,而世界确实如此。两个地方可以证明 一是监控摄像头;而是社交网络。 我们不自愿的处在全景敞视社会中——因为有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它的大量存在以致使其迷失了原始的目的——是控制犯罪还是监视每一个人,让隐私无...
福柯的书真的没有传说中那么晦涩唉,很好读啊,神烦那种读完某些书忽悠人的半吊子学者
评分建议人手一本。如果能在本科时读,我还会那么“信仰”社工么……
评分1、现代社会取消了近代社会里象征权力的酷刑,实施了更加人道和隐蔽的规训权力。这种微观权力无处不在,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根毛细血管。2、庞大的技术人员大军使规训得以实现。规训的目的是制造出驯服的身体。规训手段有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 3、边沁提出的全景敞视监狱是现代社会的缩影。被监视者与监视者的权力关系显然是不对等的,前者是可见的,后者是隐蔽的。
评分文明=懦弱,其实这是文明的悲哀之源,也是所有哲学家探讨的一个关键母题:《规训与惩罚》缺少了宾语文明人,因为规训所有文明人变的胆小和懦弱;从这个意义角度探讨尼采,他不是疯子而是《旧约》里的先知;老马也不是幽灵,而是希望更多人能加入保护西方文明的队伍中罢了。比哲学家写的有文采,比文学家写的有哲理,比学术的要有广阔,比业余的要有所专攻。。。马克思,涂尔干网络是个舆论场,而在舆论场中有很多漩涡,有些是自然的,有些则是人为的,港台和大陆就是几个别有用心的挑事。受惠者是谁?这就是学问-----------人文存在的意义就是欺骗和愚弄,人为制造困难和分歧。人文的本质就是虚构,换句话说就是欺骗;而文明的本质就是懦弱,规训和惩罚之下就是驯养的牲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文的本质是研究人性,而它的力量在于虚构
评分在这本书里,福柯用深邃而优美的语言,将西方社会规训与惩罚行为演变背后的权力运作和控制机制娓娓道来。他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让人叹服。三联新版的这个版本装帧精美,译文准确流畅,让人爱不释手,大力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