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发表于2025-04-23
菊与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我看来,尽管本尼迪克特同学多次有意识地对照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但是她写到的那些日本特征还是有好多应该算在中国头上。比如重视等级秩序的传统,情义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重视一些非功利的个人修行,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普遍价值观等等。 真正属于日本独特性的,应...
评分菊与刀这本书是一篇关于日本人的报告,但这里并不想讨论日本的民族性和国民性问题,本文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
评分最近花了五天看了一本书,名曰《菊与刀》。与自身状态相比,我觉得这次行动很迅速,相比于以前半个学期磨掉的《吾国吾民》,算是质的进步。起码我的行为反馈给我自己,我再一次乐学了。 刚刚看完,趁着大脑还有些余热,写下点真切的感想,不论怎么样,多一种交流,多一种思想...
评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评分按:不知大家手中的《菊与刀》有无这篇文章在附录,川岛武宜的评论是我手头能见到的相关文章中最具学术性和批判性的。本文在高度肯定本尼迪克特的学识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不光从细节问题上指出了若干问题,还指出了本书的一些方法局限,比如历史视角的缺失、将日...
图书标签: 日本文化 日本 社会学 菊与刀 人类学 文化 历史 社会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最近两个周末都在看这本书,非常 insightful。日本是一个美丽又有趣的国家,而透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很多原来用一句“日本人好变态”概括掉的日本人行事风格背后的动机和成因。
评分最近两个周末都在看这本书,非常 insightful。日本是一个美丽又有趣的国家,而透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很多原来用一句“日本人好变态”概括掉的日本人行事风格背后的动机和成因。
评分看过后彻底对日本人失去兴趣了。
评分虽然如部分日本学者指出的那样存在一些不适当的解释和错误认知,作为西方人的作者对东方文化的一些共性不够熟悉而全部视为日本特色,但仍然觉得切入点和很多问题很有价值。#メモ帳#看似态度暧昧实则根据场合立场分明;当矛盾无法调和时陷入迷茫状态,甚至激化上升为极端手段(对他人、对自身的攻击)以解决矛盾,实则是一种逃避的幻想;儿童期教育的重要性。看到一些地方跟自己的状态和心理有很多相似,到底是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某些相似经历还是东方文化潜在的相似?(幼年时期的异文化接触、羞恥心とトラウマ)、如何分别自我典型与民族文化的区别?等。
评分等级森严与耻感文化,身体享乐与情义难平
菊与刀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