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林白,本名林白薇。现居北京。
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曾从事图书、电影、新闻等行业工作。现为自由作家。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玻璃虫》《万物花开》等,另有散文随笔集《林白散文》等多部。被评论界认为是“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1997年出版《林白文集》四卷。部分作品被译成五种文字在国外发行。
画家简介
李津 中国新文人画代表画家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
主要个人展览有:
1990年→“李津画展”→美国费城维兰诺瓦大学画廊
1994年→“李津人物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
1995年→“墙外花――李津水墨画展”→北京翰墨春夏画廊主办个人展
1996年→“李津水墨展”→奥地利维也纳镜花缘画廊
2000年→“李津水墨人物展”→ 瑞典斯德格尔摩拉斯包曼美术馆
2001年→“李津个人新水墨”→北京四合苑画廊
2001年→“李津水墨画展”→澳大利亚Ray Hughos美术馆
出版:
《李津绘画艺术》
《饮食男女――李津彩墨画集》
《李津》等多种画册
发表于2025-02-24
一个人的战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种对自己的凝视和抚摸很早就开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早”,这是《一个人的战争》里的第一句话。只读到这一句,我就预感到我会爱上这本小册子,会迷恋这个写字的女人。 “她觉得自己在水里游动,她的手在身体上起伏,体内身处的泉水源源不断地奔流,透明的液体渗透了她,她...
评分4月是个令人春心萌动的季节,我没能沉下心来读书,只是浮光略影,聊做记忆。 说说林白。对她的兴趣源于《一个人的战争》,当初写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期末作业时,我选《倾城之恋》下手,定题就是《两个人的战争》。形式上的小巧合深深吸引了我,于是认识了林白。 毋庸置疑她的笔...
评分一个人的历史已经好些年。 寂寞成为习惯,吞噬自由。 某一天偶遇林白。 先喜欢上封皮妖艳的红色,继而发现插图的风格像极了某个友人日前努力挥就的作品。 自己和自己开战,说法有点新鲜。 不到3个小时,看完。 书商重点推销的性意识性经验,看过就不记得了。是不是真的有,现在...
评分一个人的历史已经好些年。 寂寞成为习惯,吞噬自由。 某一天偶遇林白。 先喜欢上封皮妖艳的红色,继而发现插图的风格像极了某个友人日前努力挥就的作品。 自己和自己开战,说法有点新鲜。 不到3个小时,看完。 书商重点推销的性意识性经验,看过就不记得了。是不是真的有,现在...
评分这本书乍看神经兮兮,不过文学女青年读来大概会很有共鸣。 本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这使我想到 一个严重的问题,当初我是不是真正爱过?我爱的是不是他?我想我根本没有爱他,我爱的其实是自己的爱情,在长期平淡单调的生活中,我的爱情是一些来自自身的虚拟的...
图书标签: 林白 女性 女性文学 小说 一个人的战争 中国文学 文学 中国
一个人的战争:长篇小说·新视像读本,ISBN:9787530207208,作者:林白著;李津图
这版装帧插图有点俗
评分i wasn't exactly sure what to make of this book
评分比较奇怪的一本书,这个女人给我的感觉很神经质。但是她说的感受很详尽,语言谈不上优美,但至少表达很完善。大段的内心独白让人厌倦,但也不至于读不下去。有一些变态吧,带着一种焦虑的心看完。女性视角,身为女性,我比较容易理解作者的那个世界。一个人的战争,这个名字也取得不错。嗯,基本上不难看,只是比较沉重,生的无奈苍白的命运易碎的,我感觉作者是一个很阴郁的人。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女性都是这样,少年时无忧无虑恣意骄傲,长大了心事重重。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守护自己的初恋贞操还有那幻想中的爱情。还要怀着巨大的恐惧,担心被强奸被欺骗被辜负。行到三十岁,便发出一种腐烂的气息,没有希望孤孤单单地活着。身边很少有到了这个年纪还开开心心的女性,她们无一不是愁苦的,为生活所迫,担心老公身体不好担心工作担心孩子等等。
评分不如期待,雖然敏感,但陳染似乎更加貼近,最後八分之一有些許讓我共鳴的細微感受
评分又看了一遍。后三分之一写得有些失败,俗了。不只应该当女性文本来读,还要当酷儿文本来读——多米是一个异性恋甚至恐同者,但是她却有homoerotic的经历。这一切都带着“后毛”时代文学的特征——女性特征凸显而非用妇女能撑半边天来抹杀差异;不相信对女性经历与情感可以简单解释,多米欣赏的姚琼,是样板戏的演员;对男性的态度至少在前半本是完全不同于青春之歌的。叙述上的特色:1.我,多米(她),叙述者交替出现 2.叙述者偶尔跳出来讲话:“这是典型的女性笔法” 3.整体时间从幼年向三十岁推进,但每一阶段都采用先讲结局再追溯的办法,这样就好像进一步又退半步,再也不是一个有明显目的性和结局的叙述方式了(如青春之歌)。
一个人的战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