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清華大學教授。1950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班。也是席殊好書俱樂部導讀專傢。已齣版的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想史・第一捲》等。
這一捲主要討論的是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思想世界的最終確立和逐漸瓦解的過程。其實,現代中國人常常說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種所謂古代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傳統,應該說,並不是秦漢時代奠基的那種古代中國思想,而是經過唐宋兩代相當長時間纔逐漸建構起來的新傳統。在八世紀的社會變亂之後,由於一統而變得平庸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調整自己的思路,重新發掘曆史資源,圍繞著重建國傢權威和思想秩序,人們藉助舊學開齣新知,提齣瞭種種問題,終於在傳統中求新變,在宋代形成瞭以“理學”和“心學”為代錶的新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在經曆瞭“道統”與“政統”也就是文化權力和政治權力短暫分離的曆史後,十三世紀前後,中國確立瞭新的國傢政治意識形態,也由於這種觀念的製度化和世俗化,在那個時代,形成瞭古代中國倫理的同一性。可是,經過元明兩代,當十六世紀的中國開始從“天下中心”的朝貢想象逐漸進入“萬國”的時代,這種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卻漸漸齣現瞭深刻的裂縫,盡管明清嬗代,曾經有一度在錶麵上彌閤瞭這種裂縫,暫時在公眾和政治話語層麵上,重建瞭同一的思想,但是,這種公與私的領域之間已經分裂的傳統,終於在堅船利炮的壓力和誘惑中開始瓦解,特彆是1895年中國被日本所敗,在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覺下,中國開始按照西方的樣式追求富強,走上瞭嚮西轉的不歸路,由此激蕩齣現代中國的種種思想。
從畢業的人群中我已能窺見自己一年後的情形。如果說我讀研的一大遺憾,大抵就在於未聽先生的話去做清水江文書,這使得三年未能恒守一個研究方嚮,而茫然自行摸索治學路徑。而若說讀研有一大收獲,恰也正在於此,先生學問以義理、考據為旨,以涵詠心性為依歸,正因沒有入文書研...
評分連滾帶爬前後拖拉半月有餘粗讀一通。《導論》構建的理論在一二捲裏並沒有完全展開,覺一二捲寫法亦有變化。其中述先民時空觀念、諸子爭論三題、玄學禪宗之盛衰、理學心學之消長、小學轉嚮與晚清思想裂變幾節震動收獲最大。以全書觀之,並非完整細緻刻畫瞭思想史的輪廓與脈絡,...
評分 評分花瞭5天吧。2012的春節就這麼過瞭。 作為一個熟而俗透瞭的中人,這麼一本學術的書,難得看完瞭。並挾其餘勇,把兩版西方哲學史也看完瞭。然後現在從色諾芬的迴憶蘇大俠開始看西哲。 導論看得心裏激蕩,然後是第一捲。第二捲覺得力有不逮,不知是看者疲勞,還是作者也纍瞭,覺...
評分清代部分problematic
评分下冊內容太少
评分與其說是中國思想史,不如說是中國思想史的背景。按我的理解,這也許該稱為思想史的外篇。曆史上的思想可算思想史的內篇。隻關注思想,對於思想産生背景,缺少關注,亦不妥。也許其導論中所說的設想,僅僅隻是設想,並不能真正付諸實踐吧。但不管實現於否,有不同的想法總比陳陳相因來的好吧。
评分誰說葛兆光,福柯,薩義德不好我和誰激><,當然在憤怒之前再給我半年,我得再仔細閱讀一遍他們的書,得讓自己有理有據!20歲,我要站在他們一側!
评分恰好是我最喜歡的寫法,又恰好是我最喜歡的語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