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華,祖籍山東蓬萊,1952年生於吉林九颱。1968年初中畢業下鄉務農。197S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外文係日文專業,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並獲文學碩士學位。1982年至1993年於暨南大學外語係任教,1993年至1996年於日本長崎縣立大學任教,1996年迴暨南大學文學院任教,1999年調往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赴東京大學任特彆研究員(Fellowship),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招收日本文學與翻譯方嚮研究生。譯有《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海邊的卡夫卡》等30捲本村上春樹文集及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東山魁夷等名傢作品凡40餘種。其中《唐招提寺之路》獲第五屆全國外國文學優秀圖書奬一等奬(2001年),《挪威的森林》獲2002年上海優秀圖書奬二等奬,《海邊的卡夫卡》獲2003年上海市優秀圖書二等奬。同時撰有中日古詩比較和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方麵的學術論文20餘篇,亦從事散文創作。
片山恭一
1959年生於日本愛媛縣,九州大學農學係農業經濟學專業畢業。學生時代通讀瞭包括夏目漱石和大江健三郎在內的日本近現代文學全集,同時讀瞭從笛卡爾、萊布尼茨到結構主義的歐洲近現代哲學。也讀瞭馬剋思。學士論文寫的是馬剋思,碩士論文寫的是恩格斯。二十二三歲開始創作小說。代錶作有《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世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運轉》、《滿月之夜白鯨現》、《空鏡頭》、《倘若我在彼岸》、《雨天的海豚們》、《最後開的花》等。
《片山恭一作品: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內容簡介:十年前同在一所高中就讀的朔太郎和亞紀是一對純情的戀人,由相遇、相知、放學後的約會、兩人去無人島的探險,直到相愛,雙方約定此生將永不分離。不料上天弄人,正當兩人準備赴澳大利亞作修學旅行之際,亞紀卻因患白血病結束瞭年輕的生命。盡管朔太郎每天晚上都嚮神祈禱,寜願自己受苦而換取亞紀的康復,但亞紀還是在淒涼的山榖裏化為灰燼——十年後,朔太郎帶著未婚妻,再度迴到與亞紀榴識相戀的地方。在學校的操場上,他打開玻璃瓶,將亞紀的骨灰靜靜地灑嚮空中,白色的骨灰隨風融入飄落的櫻花花瓣之中,倏忽不見瞭。
青春時期遇到的愛情總是那麼自然美好。 時間會沉澱下感情,有如蚌中的珍珠,曆經歲月洗禮,最後開殼時便是一顆璀璨無比的珍珠。 到瞭27,28的年紀,再想遇到純粹的愛情真的是有如大海撈針,可明明還是那麼不想放棄。與時間抗爭,多瞭無奈與滄桑。 很多時候我們感謝時間,它給...
評分林少華的文風很喜歡,所以藉來看瞭,結果卻很失望。 除瞭一兩句很有哲理的話之外,我通篇看到的都是一些日本動漫裏用爛的體裁和對白。真不知道那句“最暢銷”、“最感人”是怎麼得齣來的。 本來還想去看看電影,可還是算瞭。 總的感覺日本的小說,要麼色情的一塌糊塗,要麼單純...
評分N年前的博文 看完在圖書館藉的書《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關於死亡和愛。 亞紀的死,和阿朔的愛。 一直會對愛情和死亡這兩個話題抱有想象。很想知道愛情是否會穿過死亡這道坎。所謂的天國和來世,真的能夠承載這厚重的愛麼? 但似乎世上多的是,愛情從來都沒有長過死亡,到老的...
評分青春時期遇到的愛情總是那麼自然美好。 時間會沉澱下感情,有如蚌中的珍珠,曆經歲月洗禮,最後開殼時便是一顆璀璨無比的珍珠。 到瞭27,28的年紀,再想遇到純粹的愛情真的是有如大海撈針,可明明還是那麼不想放棄。與時間抗爭,多瞭無奈與滄桑。 很多時候我們感謝時間,它給...
評分知道片山恭一這個人源於他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而知道《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則是源於笑的推薦,與當年瞭解並喜歡村上春樹這個人的文字時的情形,簡直如齣一轍。不同的是,當年尚且青蔥的笑,可以憑一時的熱情就把村上的整套文集搬迴宿捨,兩個人大過其癮。而如今的笑,...
過瞭看純愛的年紀,這樣的愛情故事很難再打動我。
评分新的開本隻有手掌那麼大 捏著書脊的時候 一直在想骨灰瓷罐的顔色 會有那樣的時刻 覺得這輩子再也不會愛人瞭 但人的再生能力好像比想的要更強
评分很平淡,比電影內容豐富
评分記得少年的逞強與不甘心 記得夜裏跳上來戳死人的魚。
评分當然是聽著閉眼看完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