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勒肯村的一个牧师家庭。1864年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文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专攻古典语文学,深受导师里奇尔赏识。在此期间,喜欢上叔本华哲学,结识瓦格纳,二者对其思想皆产生巨大影响,日后又成为他主要的批判对象。1869年,大学刚毕业,即受聘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文学教授,但其志向在哲学。1872年初,出版《悲剧的诞生》 ,奠定了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巴塞尔时期还出版了《不合时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恶化提前退休,此后辗转于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南部,在飘泊中写了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 《快乐的科学》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善恶的彼岸》 、 《道德的谱系》 、 《偶像的黄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本书是尼采三十岁时发表的一部充满激情的著作,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他对哲学家的品格、哲学的使命、哲学与人生及时代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他指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只有一次人生,因此都应该承担起“成为你自己”的责任,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 。青年人之所以需要教育家即人生导师,原因在此。哲学的使命是站在生命之画面前,解释其完整的意义。为此哲学家必须是真实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的弊病。尼采认为,用这个标准衡量,学院哲学家是冒牌哲学家,他主张取消国家对哲学的庇护,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以此来捍卫哲学的纯洁性。
1. 出版信息:[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德文原著Schopenhauer als Erzieher出版于1874年) 2.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不仅是哲学著作,而且是一本美学著作。在康德的革命后尼采借叔本华之口用美学肯定人生的意...
评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人生导师,尼采找到了叔本华,其他人呢? 责编的又一本好书,隆重推介喽~ 仔细想了想自己的人生导师,小学的时候貌似是郑渊洁,初中应该是金庸,高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列子和金刚经,自此心识大开,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后精修,渐入无书胜有...
评分1. 出版信息:[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德文原著Schopenhauer als Erzieher出版于1874年) 2.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不仅是哲学著作,而且是一本美学著作。在康德的革命后尼采借叔本华之口用美学肯定人生的意...
评分周国平翻译的水平还是可以的,没感觉拗口和难受。 尼采文章80页,周国平的译者序30页,以“原句引用“的方式涵盖了绝大部分尼采的点睛语句。 书本来就很薄只有80页,若是三五百页的书,30页译者序可以接受。 而且译者序应该是介绍创作背景、翻译背景为主,不应该如此大规模复...
评分有人认为尼采是唯心主义者,唯意志论;有人认为尼采的文字支离破碎,没有逻辑;有人认为尼采本人是疯子,不能当人看......而我想对以上人说,去你妈的逼,别自己看不懂,怪人家头上,你们深受词汇奴役,深受上层文化腐蚀,深受小心翼翼的恐慌袭击,怎么能懂得做一个真正的人呢...
硬着头皮看完了
评分看序言就够了
评分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
评分完全赞同!
评分书的序言基本没啥看头,就是捧的人在说呢,即使有些事儿是真的,但是免不了最后的落脚点就是各种夸。真没劲。 想起来昨晚看尼采的《作为教育学家的叔本华》,尼采90页,周国平写了30页序,可以去死了,我给撕扔了,爽。新版商务出版社《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去掉了所有的序言,这才是明智之举。把周国平陈腔滥调的裹脚布给撕了,好开森,世界都明亮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