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发表于2025-02-01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读历史方面的书,应该是柏杨先生的在先,黄仁宇先生的在后,但是二位的独特的历史观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两位先生的特点,那就是柏杨“人性”,黄仁宇“政经”:) 在《河畔谈历史》中,黄仁宇先生这个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原各朝各代的兴衰,...
评分“政治初期早熟,以熟读诗书之士人统治大量农民,无法应对变数,所以才强调均一雷同”。还是大历史观。其实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一团乱麻,近代史的兴趣更大。《万历十五年》算是第一部完整看下来的历史书,其实也是因为看起来不累。黄的大历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那本书里就提到...
评分不好意思,读完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去沽钩他更多著作,才知道先生已作古数年。因书而慕人,回想起如何知道黄仁宇,还是非典时老狗哥借给我一堆书看,其中吴思《潜规则》中多次提到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而且百般断章取义,旁征博引,不胜其烦,我当时就觉得陪你炒...
评分 评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全书历先秦至元顺帝为止。以时间为顺序,用叙述各朝代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强调以“大历史”到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他指出中国在进入封建时代以来主要有三个帝国时期。即秦...
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中国历史 大历史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中国 中国史 政治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写得宽泛,读得也宽泛,收获甚少。
评分高中
评分读书会书目。虽然是发表在《中国时报》上的报刊文章集结,检讨的也都是春秋至元代的一些著名史实,但对读者仍有一定要求,不是普及性文字,其中有不少史学观点值得肯定。其一是已成常识的“去道德化”,在翻检过往史料时,黄仁宇屡次提出对于这些史料里评断道德化的批评;其二是从顶层推出中层、底层状态的治史思路,并非缠绵于帝王史,确实因为早期出土文献和书籍记载的匮乏限制了研究视野,但也提供了一种从上往下看的思路;其三是在历史进化的思路中标出的多次“脱节”——经济制度与官僚制度的脱节,官僚制度是黄仁宇以往最为瞩目的研究切入点,在这些小文章中,“数字管理”作为经济制度的代表横切入官僚制度的研究中,从另一个纵深面提供了理解春秋礼崩乐坏、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事件的可能性。虽然是小文章,但参考了不少其时的海外研究成果。
评分高中
评分那段时间很迷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