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1年11月去世的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绩勋章获得者(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最有影响的艺术史家之一。他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并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历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他最著名的著作是《艺术的故事》,最早出版于1950年,现已出至16版。其他学术著作还包括:《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以及11部文集,均由费顿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2025-02-23
艺术与错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事实上,并无“纯真之眼”的存在,当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其已在这一活动的伊始亦即选择描绘对象上有了动作。这即是根据其从日常生活中习得的经验来对对象予以分类和拣选。这里已然有了母题的在场。然后是图式的运用从而达到对对象细部的分类与处理,这也即是表明了“心理...
评分 评分如果说the Story of Art述说了艺术史的基本史实,那么此书探讨的则是为什么艺术会存在历史? 贡布里希的结论很简单。其大致的推导过程如下:1. likeness本身具有局限性。 2. 因此艺术家并不能完全复制自然,而只能suggest自然。 3. 艺术追求的是相对性,因此艺术家探究的并非...
评分 评分这本书里说的感觉和经验,其实我们大都知道。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仅凭它自由来去,突然闯入我们的脑际,不知何时又悄然离去。这被贡布里希戏称为“冰山般的感觉”,因为它们潜藏在我们意识的深海,却鲜有人问津。贡布里希极有耐心地把它们摊开,一点一点地讲述。 在结构上,这本书...
图书标签: 艺术 贡布里希 艺术理论 艺术史 美学 心理学 设计 英国
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本书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辩。再现是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而《艺术与错觉》是任何对理解艺术有兴趣的人的必读书。《艺术与错觉》第六版包括最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讨论了图像与符号的关键差别。
艺术为什么会有历史,艺术家为什么会转换思维与制作方式,我们所看到的正如我们所听到的那样,知觉与错觉的融合中,观看者实为再创作,而多义性永远是创作最美妙之一元素。
评分每一个伟大的画家都有原始的图式,唯有最伟大者才会从混沌中不停的吸取独创的灵感以始终不停的修改持续稳固的图式。
评分图式是一套分节的词汇——受语言学影响很深。暗示-投射,制作-匹配,风格之变,批判纯真之眼作为被动接受,etc...你认为这样看更“自然”,只是艺术家这样教会了你。似乎一整个艺术史都被划归于其中......贡布里希其实是不是史料很充足的一个美学家?我是说,他的博学反而像是阻滞,最后真的有人记住了那些充满暗示的、时常令人迷失的经验材料么~其“幽默”而繁冗的修辞有时也很讨厌。
评分为何会有以风格分节的艺术史,以及当我们在观看绘画时都发生了什么。#2013读书记录
评分有些地方译得拗口。。。粗略浏览一遍,记住的只有几句话:制作先于匹配、试错法、没有纯真之眼。
艺术与错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