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
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
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
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Ⅸ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 《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新京报》“201 1年度文学类致敬图书”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江南三部曲1:人面桃花》是“江南三部曲”的开卷之作。小说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因《桃源图》而发疯的父亲突然离家出走;所谓的“表哥”、抱着“大同世界”梦想的革命党人张季元来家寄居……对秀米来说,世界的神秘在猝不及防中突然打开。随着革命党被剿灭,张季元莫名惨死,他与秀米从未在现实中展开的情缘,却通过他留下的一本日记让秀米荡气回肠,也让秀米隐约领悟了革命党人创立大同世界的动机。辗转流离之后,秀米以革命党人的面目重新出现在江南普济。在她的革命蓝图中,混杂了父亲陆侃对桃花源的迷恋、张季元对大同世界的梦想……小说悬念迭生,余韵悠长。《江南三部曲1:人面桃花》中格非以他一贯的优雅和从容,将一个女子的命运与近代中国的厚重历史交织在一起,通过简单写出了复杂,通过清晰描述了混乱,通过写实达到了寓言的高度。
在一个豆瓣的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这本格非写的《人面桃花》。她推荐的时候只是说它十分的细腻,可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出了更多细腻之外的东西。它毫无疑问应该是个男人的作品,女人往往容易沉溺在情感和自我中不能自拔,无法着眼更远(这只是一般情况,也是心理学的结论,并无歧视女...
评分格非《人面桃花》的第一句话:“父亲从楼上下来了。”是十年前写下的。我本想说它是那么典型的格非风格:依托某段历史事件,穿梭在似有若无的时间,旧时候的人物农村的环境,叙述的缺失以及诗化的语言。但是某些明显的变化在发生,使得我又必须改变我的判断。因为那种典型的格...
评分书的序言对此书评价颇高,那时候手头三本书,最后一本才看,懒得去还,就一直看下去了.做一个很不浪漫的描述,这本书是写一个女革命党人的成长轨迹.其实整本书是比较有可看性的.单从女主角的名字,秀米,大约就能窥得一点.看完之后,对当时人对于革命的矛盾与盲从心态,也可以收获一点....
评分 评分在一个豆瓣的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这本格非写的《人面桃花》。她推荐的时候只是说它十分的细腻,可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出了更多细腻之外的东西。它毫无疑问应该是个男人的作品,女人往往容易沉溺在情感和自我中不能自拔,无法着眼更远(这只是一般情况,也是心理学的结论,并无歧视女...
第二部分女主人公被绑票,被轮奸。恰好团伙头目之间内斗,互相残杀,头目竟还个个找被绑架的女主人公谈话,这种情节合理吗?这种作品在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竟然排名第一,中国没有写得好的小说了吗?
评分摆脱不了的马尔克斯
评分总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评分有点虎头蛇尾。
评分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故事 为什么这个故事要从这个角度去讲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推荐 敢拿这本书碰瓷红楼梦的人也不怕闪了舌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