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Thomas Mann),是20世纪德国文坛最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他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曼于一八七五年六月六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城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1840-1890)是经营谷物的巨商,后任参议及副市长;母亲尤莉亚·曼(1851-1923)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出身富贵,有葡萄牙血统。父亲严肃、冷静,富于理智,而母亲则热情奔放,爱好艺术。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哥哥亨利希·曼以后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一八九〇年十月,父亲去世,商行倒闭,全家遂于一八九二年迁至慕尼黑定居。翌年,他在文科中学毕业,后即在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托马斯·曼早年即爱好文学艺术,博览群书;学习期间,他曾用保尔·托马斯的笔名在《春风》及《社会》杂志上发表诗歌与论文,但并不为人注目。在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时,他仿效法国作家布尔热和莫泊桑的风格写了一篇以女演员和大学生的恋爱为题材的故事,这就是一八九四年十月在《社会》杂志发表的中篇小说《堕落》。
一八九五年,他离开保险公司,在慕尼黑高等学校学习,当一名旁听生。他不但旁听了艺术史和文学史等课程,而且对经济学也甚感兴趣。与此同时,他为哥哥亨利希·曼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与福利之页》审稿,并撰写书评。
发表于2025-04-10
死于威尼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解读与欣赏,这一点在解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证。有人论证这是一部同性恋文学的开山之作,有人认为这是文学互文性的典范之笔,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死亡主题文学的再现。而作者托马斯·曼本人...
评分 评分毫无疑问,威尼斯这座城,是“美”这一概念在世间的化身,然而它必然沉沦的命运,却给了原本无限的美一个有生的期限。拜伦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那么威尼斯是否属于宿命? 我是因为对这座城的兴趣,才知道有一部电影叫《威尼斯之死》,因为这部电影,又去找了这部...
评分两则审美者与美的遭遇故事,探讨了美与世俗,艺术激情与主流道德,感官混沌与理性秩序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托马斯曼是个不折不扣的审美者。对于他心所向往的至美,他似乎总是抱着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倾心仰慕,心荡神驰,目光无时无刻不被美牢牢吸引。另一方面他心怀敬畏...
评分这本书我以前读过上译的,速速翻完,毫无感觉,翻出记录来,打的居然是三颗星?!额的神,真为自己的无知浅薄而汗颜。 这次读的是Michael Henry Heim的译本,前头有Michael Cunningham的推荐,封面上的一句话是" A haunting new translation"。果然没读两页就有haunting的感觉...
图书标签: 托马斯·曼 德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同性 朝内166 外国文学 死于威尼斯
《死于威尼斯》是托马斯·曼流传最广、最具知名度的中篇小说。从《死于威尼斯》中可看出他在思想和情感上经历的矛盾、痛苦和追求,看到他逐渐形成文字精雕细刻,语言幽默讽刺,略带夸张、揶揄的独特叙事风格,为他以后的长篇巨著奠定了基础。本书还收入作者的中篇小说《受骗的女人》。
想买译文出版社的,这个是小开本的
评分去威尼斯看美少年带来的热风瘟疫症怎么折磨主角那文艺的敏感神经走向死亡
评分大爱,等不及想看维斯康帝的电影了
评分是如诗幻影,是镜花水月
评分是如诗幻影,是镜花水月
死于威尼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