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曼(Thomas Mann),是20世紀德國文壇最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他於192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托馬斯·曼於一八七五年六月六日生於德國北部呂貝剋城的一個富商傢庭,父親托馬斯·約翰·亨利希·曼(1840-1890)是經營榖物的巨商,後任參議及副市長;母親尤莉亞·曼(1851-1923)生於巴西的裏約熱內盧,齣身富貴,有葡萄牙血統。父親嚴肅、冷靜,富於理智,而母親則熱情奔放,愛好藝術。他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哥哥亨利希·曼以後也是一位舉世聞名的大作傢。一八九〇年十月,父親去世,商行倒閉,全傢遂於一八九二年遷至慕尼黑定居。翌年,他在文科中學畢業,後即在一傢火災保險公司當見習生。托馬斯·曼早年即愛好文學藝術,博覽群書;學習期間,他曾用保爾·托馬斯的筆名在《春風》及《社會》雜誌上發錶詩歌與論文,但並不為人注目。在保險公司當見習生時,他仿效法國作傢布爾熱和莫泊桑的風格寫瞭一篇以女演員和大學生的戀愛為題材的故事,這就是一八九四年十月在《社會》雜誌發錶的中篇小說《墮落》。
一八九五年,他離開保險公司,在慕尼黑高等學校學習,當一名旁聽生。他不但旁聽瞭藝術史和文學史等課程,而且對經濟學也甚感興趣。與此同時,他為哥哥亨利希·曼主編的《二十世紀德意誌藝術與福利之頁》審稿,並撰寫書評。
《死於威尼斯》是托馬斯·曼流傳最廣、最具知名度的中篇小說。從《死於威尼斯》中可看齣他在思想和情感上經曆的矛盾、痛苦和追求,看到他逐漸形成文字精雕細刻,語言幽默諷刺,略帶誇張、揶揄的獨特敘事風格,為他以後的長篇巨著奠定瞭基礎。本書還收入作者的中篇小說《受騙的女人》。
他愛上一個少年。那份真實的愛。它具有一切不能自拔的感情的特質。 關於藝術,理性和美。無法抑製的美所誘發的情欲和情感。盡管夾雜著自我的嘲諷,但是完全沒辦法否定那種吸引。 所謂美好的事物就是如此。它們具有殺傷力,引導著毀滅。那些被美所掌控的人們,注定受到徹底顛...
評分威尼斯是古代沒落的商業中心,現代繁華的旅遊勝地。但是在我眼中,他始終帶著隱隱的死亡的氣息。 十一月的威尼斯,剛受過海水漫城的洗禮,遊客減少,氣溫降低,一切都開始趨於蕭條。我想起瞭電影《威尼斯疑魂》,這部1973年的電影在2012年的票選活動中超越奧遜•威爾斯的《...
評分兩則審美者與美的遭遇故事,探討瞭美與世俗,藝術激情與主流道德,感官混沌與理性秩序間不可調和的衝突。托馬斯曼是個不摺不扣的審美者。對於他心所嚮往的至美,他似乎總是抱著一種矛盾的態度。一方麵,他傾心仰慕,心蕩神馳,目光無時無刻不被美牢牢吸引。另一方麵他心懷敬畏...
大愛,等不及想看維斯康帝的電影瞭
评分想買譯文齣版社的,這個是小開本的
评分去威尼斯看美少年帶來的熱風瘟疫癥怎麼摺磨主角那文藝的敏感神經走嚮死亡
评分是如詩幻影,是鏡花水月
评分死於威尼斯美極瞭,但受騙的女人比較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