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丰年,男,1923年生,江苏南通市人。1945年投身革命。在部队中做过文化工作、新闻工作。1976年退休。抗战中家乡沦陷,因而连初中也没读完便失学了,幸有求知欲,读书自学成癖,老而更甚。音乐也是自修的。1939年忽然迷上了音乐。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竟成了“开蒙”的一课,从此便听了半个多世纪,最最耆爱的作曲家排次序是: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肖邦、德彪西、戴留斯。垂老之年又从莫扎特的音乐中找到了金光明极乐国土,但不管中、外、古、今、雅、俗,自己都感兴趣。历浩动而幸存,人虽老但耳犹聪;得以饱餐往昔可望不可及的美妙音乐,从中深味历史与人生,也便自觉不枉活了这一辈子。
发表于2025-02-02
辛丰年音乐笔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辛丰年其人 辛丰年是怎么样的人呢?比较难回答。不过我们可以从辛丰年不是什么开始。辛丰年不是音乐家,不是音乐评论家(在中国,音乐评论家还没有出生呢),不是作家,不是评论家,不是学者,甚至也不能算是知识分子,因为他的学历是初中二年级辍学,在今天,无论...
评分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过这书。那时候经常去图书馆,拿一摞《音乐爱好者》,就着《辛丰年音乐笔记》一起看。他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我是个乐盲,不识谱的,想想辛老头跟我也差不多,所以很有亲近感。这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在豆瓣被唤醒了,那个年代,那些人们。。。。
评分在后王朔时代,当“爱”这个字眼和“屁”成为同义词,沦为滑稽和笑料的道具的时候,我们抱着一丝宽慰和感激的心情,发现现实中居然还有一个雨果小说里才可能出现的人物――辛丰年
评分辛丰年其人 辛丰年是怎么样的人呢?比较难回答。不过我们可以从辛丰年不是什么开始。辛丰年不是音乐家,不是音乐评论家(在中国,音乐评论家还没有出生呢),不是作家,不是评论家,不是学者,甚至也不能算是知识分子,因为他的学历是初中二年级辍学,在今天,无论...
评分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音乐实在太薄弱了。为什么会这样,实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好像并不重视它,也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至今还是如此。 辛丰年是中国少有的古典音乐普及人才,他不仅文笔流畅,而且古典音乐鉴赏写得深入浅出,这样的人才现在是找不到了。我...
图书标签: 古典音乐 音乐 辛丰年 音乐笔记 艺术 随笔 辛丰年音乐笔记 音乐参考书
在后王朔时代,当“爱”这个字眼和“屁”成为同义词,沦为滑稽和笑料的道具的时候,我们抱着一丝宽慰和感激的心情,发现现实中居然还有一个雨果小说里才可能出现的人物――辛丰年,他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拥有一个情感丰富的心灵。辛丰年不是音乐家,也不是乐评家,却写出了许多音乐家或乐评家们根本写不出的音乐笔记。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谈音乐欣赏,面对浩如烟海音乐世界,作者选择曾经感动自己的曲目和音乐家,娓娓道来;第二、三部分为音乐杂感,作者谈音乐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谈音乐与文化,皆从自己亲身感受出发,文字精练而老辣。辛丰年先生文字往往千锤百炼,数十年写下的文章并不算多,集其艺术精华的《辛丰年音乐笔记》可算是弥足珍贵。
先生仙去 才想起这本书 如同他在后记中谈《牛津乐友》:『它既可查又可读,耐得起反复的细读,的的确确是良师益友』此书又何尝不是呢?!纪念2013.3.26
评分黑糖cafe@厦门
评分大概翻了翻,因为对音乐还很不了解,很多内容还无法体会其妙处。以后再细看
评分纯净的古典人,不谈低俗高雅也不排名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也有很多可以深入的线索。可是以雅俗之分为指导思想的话,所听和所得都必然太少,只一个太虚幻境而已。
评分黑糖cafe@厦门
辛丰年音乐笔记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