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志
纪录片导演,关注弱势议题,用文字和影像实践社会运动。朋友都叫他Mickey。常上街头及媒体为同志议题发声,作品社会性强烈。2007年,以台美移民家族史写作计划《台北爸爸,纽约妈妈》获得第八届台北文学奖文学年金。2008年,以高树少年叶永鋕死亡事件为本,写作《人间‧失格》,获得时报文学奖报导文学类首奖。2009年至2010年,以副教授资格应聘为国立中正大学驻校作家及驻校艺术家,开设纪录片工作坊。
陈俊志的纪录片作品有《不只是喜宴》《美丽少年》《玫瑰的战争》《幸福备忘录》《我的爱滋朋友》与《无偶之家,往事之城》《酷儿舞台》和《沿海岸线征友》。历年来作品获邀参展巡演于各大国际影展,并长期于国内外校园进行性别多元教育的纪录片放映及专题演讲。
欢迎加入作者的Facebook,可获得本书最新活动信息。请用脸书搜寻陈俊志(Mickey Chen)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内容简介:一位离散家庭的长子,用爱与勇气写下自己生命时间流淌的三十年一则则令人心痛的往事。作者父亲为台湾彩色冲印业第一个本土品牌——爵士彩色冲印店的创办人,颠峰时期开了七家连锁店,却开始花天酒地,后来公司亏本破产为了逃债,父母远走美国,父亲为了外遇与母亲离婚,家庭也随之破裂。
从此,作者和三个兄弟姐妹由乡下的奶奶抚养长大,过着贫苦艰辛的生活。姐姐中学的时候吸毒身亡、自己是个同性恋、父亲因此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弟弟成为亡命的赌徒、妹妹勾引自己相爱了七年的男朋友… …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细笔刻画一个台湾家庭的家族众生相,透过文字与影像追索自身家庭伤痕与秘密,同时召唤整个世代的情感与记忆。更以一位同性恋长子的眼光,深具性别意识地凝视着“家庭会伤人”背后爱恨交织的历史。亲见一个低阶台美移民家庭的兴衰,打造一则台湾移民离散的时代寓言。
我自己购买阅读没有外借过的书,基本都是光鲜亮丽的,就算是岁月如刀,它们也仅仅蒙上了光阴的淡淡而黄白,反而愈加成熟性感。这来自于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她说我只在两岁时不懂事,撕过书,母亲用手掐我的胳膊问:“孩子,你疼吗?”,“妈,我疼。”我急切的回答,“那么,...
评分很随意的在图书馆借回这本书。因为封面说:我是满满的故事。还回后,我立刻上网把它定回来。因为我知道,我会再读一次,甚至两次,甚至更多次。 读它,你可以看到深沉的母爱,中华的母性,越压抑反而越强大。 读它,你可以知道父亲也是可以决绝的反抗的。纵然在生命的尽头,...
评分台北电影奖商业类年度特别奖、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观众最爱奖、台北文学奖写作年金首奖、时报文学奖报导文学类首奖,如此众多的奖项,如此精彩的作品,你肯定会认为光环笼罩下的陈俊志一定是在家人精心呵护培养下成长,踏着父母为其规划好的康庄大道前行的幸运儿,但谁又能...
评分2014年开年读到的第一本书,没有想到会这么好,那种充沛的真实,大时代转换中小个体的蹉跎,家族支离破碎的暗涌悲伤,数度让我泪水涟涟。写的是家族旧事,也许因为作者是资深纪录片导演的缘故,文字非常有画面感,读起来像小说一样曲折迂回,真正强大的还是现实的铜墙铁壁,以...
评分我自己购买阅读没有外借过的书,基本都是光鲜亮丽的,就算是岁月如刀,它们也仅仅蒙上了光阴的淡淡而黄白,反而愈加成熟性感。这来自于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她说我只在两岁时不懂事,撕过书,母亲用手掐我的胳膊问:“孩子,你疼吗?”,“妈,我疼。”我急切的回答,“那么,...
极有阅读感的书,只不过作者偶而所用的琐碎的短句和过多的抒情让作品整体质感减分。这是一部敢于从queer角度审视家庭私人史和宏观历史的散文集,如果作品的统一性更好则极有可能成为此类题材散文的经典之作。大陆版的编排不知是否与台版一致,图片似乎有些杂乱,一些图片缺少必要注解,使其意义大
评分同性恋家庭的罗曼史,很私人化的记忆
评分极有阅读感的书,只不过作者偶而所用的琐碎的短句和过多的抒情让作品整体质感减分。这是一部敢于从queer角度审视家庭私人史和宏观历史的散文集,如果作品的统一性更好则极有可能成为此类题材散文的经典之作。大陆版的编排不知是否与台版一致,图片似乎有些杂乱,一些图片缺少必要注解,使其意义大
评分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好像是一部家庭史,艰难困苦,可是作者的笔触不是苦情片。作者很厉害,把自己和家族所有人的阴暗解剖地淋漓尽致。看起来几乎都感受不到幸福两个字,在每个家族人的身上。也只有作者能毫无保留又冷静地写下这些历史吧。
评分基本算写得稀烂,只能说精神可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