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文獻,盡管它的悠久曆史經過周密的考證,盡管它是貨真價實的歸檔材料,卻保證不瞭它的可靠性和敘事人的公允。同一件事,在同時幾位史傢的記載中,卻有南轅北轍的齣入。此種情形在瑪麗·斯圖亞特一例中似乎尤為彰明較著。在這裏,每有譴責,必有辯解;每有一個“是”,必有一個“不”同它頡頏,兩者各有文件為證。
真理和謊言共生,事實和虛構並存,難解難分,以緻實際上每種觀點都可以做到言之成理。如果你想證明瑪麗·斯圖亞特預聞瞭謀殺親夫,有幾十份證詞可以供你使用。如果你想支持對立麵,證詞也不成問題。她的任何一幅肖像,都有現成的顔料。傳流至今的材料既是如此蕪雜,倘若再摻入政治偏見或者民族主義,那就更成瞭徹底的蓄意歪麯。人處在爭論生存還是毀滅的兩個陣營、兩種思想、兩種世界觀之間,都抗拒不瞭誘惑,非得參加這一邊或者那一邊,確認此是而彼非,或詆毀此而贊美彼。這是人的天性。倘若像這樁公案,列位著作傢多半各有歸屬,分彆屬於交鋒的各方、各派宗教信仰或各種世界觀,那麼,他們的片麵性是勢所必然。總之,新教的著述者把一切罪過都諉之於瑪麗·斯圖亞特,而天主教徒卻歸罪於伊麗莎白;英格蘭人除瞭少數例外,都把瑪麗描繪成殺人犯,而蘇格蘭人則把她說成是受害者,一身清白,橫遭卑鄙的誹謗。關於“首飾箱信件”,爭論更多。一些人賭咒罰誓說它真,另一些人指天誓日說它假。一句話,在這件事上,連雞蟲得失的事情都帶有派性的色彩。所以,一個既非英格蘭人又非蘇格蘭人的作傢,超然於這種血緣關係和利害關係,或許能夠比較客觀而無成見地評說一番;一個有熱烈的興趣而無派性偏見的藝術傢,或許更能夠理解這齣悲劇。
即便這樣一個人,如果他斷言他所知道的瑪麗·斯圖亞特生平種種行狀都是不容置疑的真情,那也是過於大膽,叫人不能原諒。其實,他唯一能把握的,隻是某種最大限度的可能性,甚而至於他以他的全部智力和良知認為客觀的觀點,也難免帶著幾分主觀性。史料成瞭一本糊塗帳,他隻能從糊塗帳中去探究真相。當時諸人的敘述如此看牴牾扞格,故而他對於這樁公案,在每一細枝末節上都不得不在控方證人和辯方證人之間進行選擇。不管他的選擇是多麼小心謹慎,在某些情況下,最最老實的做法莫如在他的裁斷後麵打上個問號,承認瑪麗·斯圖亞特這一或那一事跡至今茫無頭緒,無可鈎稽,大概永無大白於天下的一日。
因此,作者嚮諸位奉獻這部試作時,抱定宗旨決不采錄刑訊及其它威嚇和暴力手段逼供而得的證詞:實事求是的人決不會指望和依靠屈打成招的口供,把它當作可信的材料。間諜和使臣(這兩者在當年幾乎是同義詞)的報告同樣如此,經過極其過細的選擇纔偶見於本書;本書作者
對每一份報告都采取存疑的態度。倘若本書作者認為那些十四行詩以及大部分的“首飾箱信件”真實可靠,那是他把種種情狀再三斟酌後得齣的結論,並且參照瞭內在性格方麵的因素。凡是文獻中有兩種相反說法的,本書作者對每種說法都要追溯它的來源和政治動機;如果必須選擇其
中之一,總是酌量這種或那種行為在心理上是否符閤整個性格。這是本書作者的根本準則。因為瑪麗·斯圖亞特的性格本身並不是個謎。它的矛盾僅僅錶現在錶麵的發展上,內在的本質卻是完整的,從頭至尾都是鮮明的。瑪麗·斯圖亞特屬於那種給人印象極深、能迸發齣強烈的喜怒哀樂而又為時極短的情感的少數女性,屬於那種光輝燦爛而曇花一現的女性,不是那種逐漸凋謝而是仿佛隻在一種激情的熔爐中一次燃盡的女性。
二十三歲以前,她的感情始終像水波不興的溪流;而往後,從二十五歲開始,她的感情也並未洶湧澎湃。唯有那短短的兩年,風暴驟起——原本平淡無奇的命運成瞭一齣古典悲劇,一齣偉大而又氣勢磅礴的悲劇,類似《奧瑞斯忒亞》①。唯有那兩年,瑪麗·斯圖亞特作為一個真正的悲劇人物齣現在我們麵前。那兩年的狂飆使她超越瞭自己,在不可遏製的衝動中破壞瞭自己的生活,同時又因此而永垂不朽。她的激情扼殺瞭她心中一切人性的東西;而她的名字之所以至今仍活在詩歌和爭論中,卻又隻能歸功於她的激情。
內心生活異常濃縮,全部都是絕無僅有的瞬間爆發,這決定瞭瑪麗·斯圖亞特各種傳記的形式和節奏。藝術傢的任務是再現這條直上直下的麯綫,並且錶現齣它的獨此一傢的個性。所以,她一生的前二十三年以及被囚禁近二十年的漫長歲月,在本書中所占的篇幅,與她悲慘的激情噴
薄而齣的兩年時間相等。作者如此剪裁,但願諸位不以為恣肆。人的一生中,內心時間和外部時間在一定條件下纔會吻閤。對於心靈,唯有感受的充實方能作為計時的尺度:人的感受不像冷冰冰的日曆,它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從內心計算逝去的時光。在感情的陶醉中,怡然地掙脫瞭束縛,受到命運的福佑,人能夠在一瞬間淋灕盡緻地領略人生;爾後,棄絕瞭激情,又淪入一片空白,苦挨著永無盡頭的歲月,伴著憧憧幻影,陷入荒漠般的空虛。正因為如此,往日的生活中隻有那些緊張激動的瞬間纔留下瞭痕跡;正因為如此,生活唯有濃縮成瞬間,唯有通過瞬間,纔能夠真
實地描敘齣來。一個人,唯有烯發齣精神力量,於己於人纔算真正活著;他的心靈唯有燃燒至白熱,纔能成為看得見的形象。
發表於2024-11-25
瑪麗·斯圖亞特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今年我讀過最好看的一本書。 比起閱讀茨威格的小說和他的自傳《昨日的世界》都要好,這種閱讀的快感,讓我確實大吃一驚,並深深明白所謂大傢的妙語如珠的概念。 整本書裏的對話非常少,應該說不象小說的寫法,隻是在介紹整個曆史事件後纔有少許來自當事人的對話或者書信...
評分1. 無情最是帝王傢 25歲,1567年,是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人生分水嶺。25歲,花兒盛放的年齡,瑪麗明媚美麗、歡樂恣意的前半生戛然而止,古堡幽禁、病痛磨摺的後半生拉開序幕。 20年後,瑪麗以謀逆罪被送上斷頭颱,簽發死刑令的是她的姑媽——大名鼎鼎的英格蘭女王伊麗...
評分我其實一直傾嚮於認為女人不應該從政,從政的女人往往多是悲劇結尾,比如埃及艷後,比如蘇格蘭女王,即使那些在曆史上留上濃墨重彩,功勛卓著的女性統治者,她們的個人生活也不見得幸福,比如伊麗莎白女王,比如撒切爾夫人~(我寫到這裏一直在猶豫是不是應該加上希拉裏~) 瑪...
評分 評分會讀《瑪利亞·斯圖亞特傳》,不是因為對這位蘇格蘭女王有什麼特彆大的興趣,而因為是茨威格寫的。女王的一生真是灑狗血的一生啊:生來就是女王,又早早就成為法蘭西王後,和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鬥瞭一輩子。第一個丈夫早夭,第二個被她和情人一起謀殺,第三個在她被伊麗莎白監...
圖書標籤: 茨威格 傳記 曆史 人物傳記 英國 斯蒂芬・茨威格 蘇格蘭 外國文學
候煥閎的文字,一直覺得好,卻怎麼也學不來。審美沒變,差距始終那麼遠。
評分茨威格真棒,翻譯也深得我心> <
評分印象最深刻的是茨威格將伊利莎白跟瑪麗女王以”紅玫瑰與白玫瑰“作比。
評分最好看的心理性傳記,夢想用這種筆法去寫曆史中的人物。
評分茨威格真棒,翻譯也深得我心> <
瑪麗·斯圖亞特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