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性”为切入点,探讨人与性、与社会之关系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作者指出,虽然表面上现代人十分在意自己的身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处处“否定”自己的身体。现代人将性与感情分离,滥用避孕和流产方法,这些行为导致了各种严重的心理问题。作为临床医生和心理学家,作者在讨论各种社会问题的时候,不仅有理,而且有据,常常能结合临床病历深入浅出地剖析人的心理,给出解决方案。同时,作者还对“艾滋病时代的爱情”进行了深刻分析,揭示了在西方社会里新近出现的社会心理变化。本书在法国出版后曾引起不小的社会反响。
见此书p50-62 《音乐遗忘了身体》 从1950年代至今的音乐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对身体认识的变迁。身体逐渐与语言(理性的象征)分离开来,与“同他人的关系”分离开来。……许多形式的音乐都与毒物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所谓“翱翔”其实就是想脱离身体,否认身体。平克弗...
评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了欲望就去满足,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性”失去了敬畏,以为是个性的张扬,其实只是幻想的崩塌。把性变成普通的事,过分看重性,更换性伴侣,似乎是寻找快乐,但结果个体只能感到更加孤独,并且会在寻找自我中迷失自身。因为内心生活依赖良好...
评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了欲望就去满足,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性”失去了敬畏,以为是个性的张扬,其实只是幻想的崩塌。把性变成普通的事,过分看重性,更换性伴侣,似乎是寻找快乐,但结果个体只能感到更加孤独,并且会在寻找自我中迷失自身。因为内心生活依赖良好...
评分见此书p50-62 《音乐遗忘了身体》 从1950年代至今的音乐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对身体认识的变迁。身体逐渐与语言(理性的象征)分离开来,与“同他人的关系”分离开来。……许多形式的音乐都与毒物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所谓“翱翔”其实就是想脱离身体,否认身体。平克弗...
评分见此书p50-62 《音乐遗忘了身体》 从1950年代至今的音乐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对身体认识的变迁。身体逐渐与语言(理性的象征)分离开来,与“同他人的关系”分离开来。……许多形式的音乐都与毒物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所谓“翱翔”其实就是想脱离身体,否认身体。平克弗...
被矫枉过正的性
评分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太他妈的不容易了...
评分学术类大众科普读物,这样的说法有点别扭,其实里面的很多只是完全不能冠上科普的头衔,毕竟若非学术领域的人很难理解其逻辑。不过这依旧是本好书。
评分翻译略罗嗦
评分被矫枉过正的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