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1956年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浫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学术作品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生与死》、《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合著,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材)、《西方哲学智慧》(合著,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西方哲学史》(合著,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等。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弓l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西方哲学十五讲》系的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西方哲学十五讲》系作为参考教材。有两种事物,征服了整个精神的历史,我们愈是思索,就愈难以抑制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灵的法则,从很早以前,到很久以后,这种爱将牢固地支配着一类智慧,就是哲学。《西方哲学十五讲》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西方哲学十五讲》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
海报:
严格意义上读完的第一本哲学史,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很薄,可以给人读下去的勇气,而且章节设置简单,只讲述主要人物思想。相应的缺点就是内容和材料不够丰富,因为之前没有读完过别的哲学史,所以就无从对比,总得来说,内容读起来还是十分让我激动的,毕竟哲学本身就是吸引...
评分在我印象中,有这么一幅画面:层层拱门更相接替,徐徐地向后展开,直通遥远的天际。拱门下面汇聚着一群奇怪的人,他们或是专注地捧书奉读,或是疯狂地疾笔演算,抑或是安静地埋头沉思……人群的中心,有两个人正在激烈地争论。他们面色凌厉,双目凝神,无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评分先说一个颇有趣的,我终于找到了"人是一个小宇宙“说法的理论依据,那就是晚期希腊哲学的斯多亚学派,张志伟老师在《西方哲学十五讲》里是这样阐述该学派的理论: ”宇宙是有理性的、有秩序的、有目的的和谐整体,认识宇宙的一部分,神圣之火的一个火花,他是一个小宇宙...
评分这本书适合刚学习哲学的人,如果没有基础,要是考研的话,可以先读这本书, 如果要进一步的话还是应该看西方哲学,张志伟编的那本厚的,那个比较全, 这本书,其实是删节了西方哲学,张志伟编的那本厚的,加上了一小部分新的观点,把那本厚的的重点提了出来,很多地方是直接删...
评分关于康德的章节尤其值得一读,另外书里简短地介绍了不少哲学家的生平,许多大哲学家的是业余的。今天业余者还能够吗?往往业余的才是出于兴趣的,才是纯粹的。高行健是业余的,他是以画为生。
与哲学史并行阅读,同一哲时期和哲学家思想互补着看。其实就是,要是这本书里写的看不懂,那就看看那本书写的是不是比较通俗。但,所有的康德都看不懂!有点明白累觉不爱的滋味儿是什么了……
评分大学教材,毕业后四年终于看完。当初上课都在玩游戏。。。
评分棒极了。不过1.我是抽空快速阅读的(耗时不到10小时)2.我是个智障,所以凡涉及形而上学我都犯困,最后的德国古典哲学也是,只能跳读。
评分C+ / 优良之处在于只拣选出十五讲却有不少丰富具体的脉络联结,虽然这也可能和自己的理论认知进步有关。但还是好难过,都一把年纪了还在读这种导论中的导论,而且休谟和康德的部分依然是过眼即忘。: )
评分今天考完老张的试了! 他真的是无比可爱亲切 让我想把这门一学期三篇3000+字论文的课推荐给所有人???? 课上内容基本就是书里的内容 结构和语言都对初学者很友好 读原典要死要活的时候看下这本书就能稍微清楚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