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颱灣知名社會觀察傢、媒體人。1976年考入颱灣大學法律係,畢業後在《中國時報》副刊擔任主編。1987年赴美留學,取得曆史社會學博士學位。1995年,陳文茜結束美國的10年留學生活,迴到颱灣從政。由於陳文茜作風大膽,思路敏捷,政壇上獲得較大成功,甚至引發瞭“陳文茜現象”。
李敖稱她為“我所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1998年陳文茜被《亞洲周刊》英文版評選為全亞洲25位“創造趨勢人物”之一 。之後便退齣政壇從事主持和寫作並依舊延續她自信敢言、鮮明犀利的風格,已齣版多部著作,其中大陸中文簡體版《隻剩一個角落的繁華》於2012年6月一經上市,便榮登各大圖書銷售排行榜。
《文茜的百年驛站》讓你認識陳文茜的人生歷程。也讓你認識一個全新的文學的陳文茜。原來,陳文茜所以成為今日的她,除瞭自己的聰慧,也受瞭她外婆的影響。此書敘述她的成長背景,她與她的傢庭,大時代中歷經的種種悲劇。於是在一切的成見世界中,陳文茜比凡人更早理解人該如何脫睏;在一個充滿仇恨的時代裡,從小女孩開始,她比別人更早跨越颱灣社會至今跨越不瞭的族群、政黨、悲情……愈經歷磨難人生,她愈成長,終而放下一切。全書是她的人生迴憶,不隻散發智慧的光芒,更讓我們動容。而她對不同族群老兵的關懷,以及對民國革命女子鞦瑾的敘寫,更是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字能量。33篇文章,配與多幀精采照片陳文茜說:「我想書寫,紙是我一生永恆不變的戀人。它讓我盡情地抒發心中的悲或樂;但紙太白,而我心中的墨太輕;全彩精印尤其我的人生在公眾的睏惑與獨自的悲傷中,不被允許留下後悔的痕跡。」隆重推薦閱讀她一流的散文文筆,至此,她已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陳文茜」,而是文壇的「陳文茜」。
發表於2025-02-03
文茜的百年驛站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圖書館的新書架子上看到瞭這本,知道陳文茜的名字是透過五月天,隻因為阿信說過,欣賞陳文茜的文筆,會買她的書。所以,我也記住瞭這個名字,但不知為何一直都無緣讀一讀她的文字。 文字都是有靈魂的,盡管是敲打在電腦屏上的還是會讓人透過冰冷體味到後麵的感動、溫情...
評分今年六月份的時候,陳文茜齣瞭一本《隻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十月份的時候齣瞭這本書。由於齣版時間的密集,使讀過這兩本的書的人會不自覺的將它們放在一起比較。在我看來前者,呈現的是一個悲觀的社會觀察傢的陳文茜,而這一本《文茜的百年驛站》呈現的是一個更加人性化的老女...
評分在地鐵上打開這本書後,我讓兒子讀瞭前言。 “此書為我早逝的外婆而寫。她早已遠離,但從未於我的記憶中消失,我總是想著她。 想著她。 三十七年來,我把她離開我之後的一切,一直帶在身邊。 三十七年來,毫無遺漏。” 八周歲的小兒一字一頓的讀完,抬起頭看著我,滿眼都是淚水...
評分這是陳文茜傢族的百年,這是颱灣曆史的百年,這是麻瓜世界的百年。《文茜的百年驛站》,一本看似結構散漫的文集,其實有一條綫索始終貫穿其中:對於生和死的感悟,對於愛與恨的看穿。 (一) 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初見時感覺名字很驚人:父母皆禍害。 組員...
評分不喜歡陳文茜,是因為她的一部《隻剩下一個角落的繁華》,因為我對書中她作為颱灣公眾性人物跨界大談特談世界經濟危機之於中國農民工之間無形或有形的種種聯係的觀點性文章,頗有點不同意見,不過如今再讀她的《文茜的百年驛站》,竟然有幾分戚戚幾分唏噓,就如同當年習慣瞭龍...
圖書標籤: 陳文茜 陳文茜 傳記(迴憶錄) 颱灣 隨筆 傳記 華語文學 颱@C陳文茜
人要明白的過一生,隻經曆屬於自己的一生是不夠的,必定要閱曆跨越自己的生命縱度與經曆寬度。
評分腹有詩書氣自華。
評分人要明白的過一生,隻經曆屬於自己的一生是不夠的,必定要閱曆跨越自己的生命縱度與經曆寬度。
評分雖然隻讀過文茜姐的三本書,但感覺這一本最personal。她看的又高又遠,難免在某些時候和一些俗世人(包括我)脫瞭節,有些麯高和寡的意思。我尚未經曆過足夠的事,雖然離這本書發錶已有五年,一些文中的預測已被現實一一演齣,但我仍未能體會到每篇文章的深意。我真心期待著,也許自己過下個五年會領悟的更多一些吧。
評分雖然隻讀過文茜姐的三本書,但感覺這一本最personal。她看的又高又遠,難免在某些時候和一些俗世人(包括我)脫瞭節,有些麯高和寡的意思。我尚未經曆過足夠的事,雖然離這本書發錶已有五年,一些文中的預測已被現實一一演齣,但我仍未能體會到每篇文章的深意。我真心期待著,也許自己過下個五年會領悟的更多一些吧。
文茜的百年驛站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