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一九一九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于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一九三六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从一九四○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到一九五一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止,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有些短篇还在《老爷》、《纽约人》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从而使他在文学界有了一点点名气。成名后他隐居到乡下,特地为自己造了一个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作书房,每天早晨八点半就带了饭盒入内写作,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准进去打扰他;如有要事,只能用电话联系。他写作的过程据说还十分艰苦,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他写作的进度越来越慢,十年只出版三个中篇和一个短篇,后来甚至不再发表作品。偶尔有幸见过他的人透露说,他脸上已“显出衰老的痕迹”。他业已完成的作品据说数量也很可观,只是他不肯拿出来发表。不少出版家都在打他的主意,甚至在计划如何等他死后去取得他全部著作的出版权,但至今除本书外,作者只出版过一个短篇集《九故事》(195)和两个中篇集《弗兰尼与卓埃》(1961)及《木匠们,把屋梁升高;西摩;一个介绍》(1963)。
发表于2024-11-24
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带给读者绵延的感受—— 在时间绵延中,霍尔顿的感知与行动从未中断。他的意念在持续扩散、弥漫。 如果霍尔顿不睡觉,世界就是敞开的。 漫游的老霍尔顿不疲倦。 一半力量来自思考,另一半来自“性”,思考与性,两个要素让霍尔顿像个小炉子,一直烧着。 被揍...
评分霍尔顿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一个美国男孩,这个名字对很多国内读者来说, 感觉可能像在美国电影里出现过无数次的纽约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似乎非常熟悉, 又总是有那么一点距离的隔膜感。 霍尔顿16岁,他总喜欢把棒球帽压得低低的戴着, 他不爱讲话,至少他不爱用我们一...
评分这个题目,大陆出版一般翻译成<麦田守望者>,作者 J.D.Salinger。我昨晚上看完了这本小说。这本书在我 家放了很久,我一直没有看。这本书是我老婆买的,不 是我买的。她是从网上订购的。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 买这本书。我真的不知道。大概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很空 虚,需要一...
评分2010年1月29日,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 早上8点多,我到了单位,打开电脑,习惯性地上豆瓣网站,看到有两封站内邮件,一封是一个从未联系过的豆友在6点多发给我的,告诉我“塞林格去世了”,我心里一惊。打开另外一封邮件,是一位媒体朋友发来的,确认这个消息,并希望我这位《...
评分我17岁的时候看的这本书,那时自己还是个青少年,觉得和周围的世界隔着一道鸿沟,是霍尔顿的游荡让我找到了精神上发泄愤怒的出口,为那些难以捉摸的情绪找到了具体的依附。如今纯真已逝,才猛然惊醒,原来塞林格他真正要说的东西不在这里。 还记得施咸荣的译序写道,这本小说...
图书标签: 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外国文学 小说 青春 美国 经典 文学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霍尔顿,你这个满嘴屎尿屁、干尽荒唐事、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混蛋!哎,可又是多么可爱!我居然24岁才看这本书!真是忿忿不平!
评分早期小资必读,读不读都行
评分记不清第几次读了,这本书的册边已经像烤面包的颜色一样金黄。很好看的小说,读起来有画面感,你甚至都能简单还原他们的对话,极其有特色。这个塞林格。“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
评分我的青春,是一场晦暗的风暴
评分我们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守望。
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