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哲學傢索倫・基爾剋郭爾(1813-1855)對黑格爾以及西方傳統哲學、基督宗教倫理的批判,曾導緻瞭一場歐洲思想界的危機。基氏對自己的理論主張作過精闢而簡約的概述:我的存在必須是經曆過的,它必須是存在的;思考和存在是不同的,存在是一種行動的形式,而不是一種思考的形式,而且它是一種必須和思想相關聯的行動的形式。這種與行動相關聯的思想,就是“主觀性思想”,“真理就是主觀性”,“存在就是主觀性真理的發掘”(D・帕爾默《剋爾凱戈爾入門》),基氏的主張構建瞭影響人類社會曆史的重要哲學思想――“存在主義的真理”。他的代錶作《哲學片段之科學附言》(1846)被歐洲哲學界視作“存在主義的聖經”。基爾剋郭爾也由此被認定為是從黑格爾通嚮存在主義的橋梁,是存在主義哲學流派的奠基人。在他的思想影響下,他的得意弟子讓―保羅・薩特也成為存在主義哲學的一代宗師。
《概念恐懼》是基氏“主觀性真理”的一個重要構成和基本命題。基氏關於“主觀性意識”的理論,直接産生於他的“恐懼”概念。因而,該書是探微基氏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一部必讀書。
《概念恐懼》是托名維吉留斯・豪弗寜西斯寫作的,發錶於1844年。基氏最初的宗旨是從心理學角度思考有關基督宗教的原罪問題,並對基督宗教倫理予以抨擊。故而,學術界曾一度將《概》當作一部心理學著作(見喬治・布蘭德給尼采的信,1881)。其實,這是一種誤讀。恐懼隻是作者言說所選擇的一個“審思”對象,即通過心理病理學中恐懼現象的形而上詮釋,來演繹個體人應如何以自由為信仰認知真理。他詮釋的初衷,是藉助人之認識真理的心理曆程來批判基督宗教對“罪”及“有罪性”的釋義,因此,不否認基氏審思恐懼概念有著心理學的意義,正如他承認的“恐懼是是夢著的精神的一種定性,就其本身而言它屬於心理學範疇”(本書P62)。如果,審思恐懼僅僅停留在在心理學層麵,它的意義隻是指嚮瞭神學教義學,也就是從恐懼概念的定性及其産生的成因來考究“罪”的概念。基氏十分明白這一點,心理學的心境是“發現一種恐懼”,它的考察結果隻能反映恐懼心境對“罪”的“忍耐性(P21)”,無法完成對基督宗教倫理的批判。為此,基氏必須對“恐懼”作齣新的定性和考量。在批判黑格爾關於“罪”的言說時,基氏發現瞭“罪”與“恐懼”的一個認知邏輯的關係:“罪”的墮落不是意識主體因某種必然性而發生的,而是人在“自由的可能性”之中行罪;“自由的可能性”在個體人中錶現為“恐懼(P35)”。諸如,亞當在伊甸園貪食禁果,受引誘而發生性錯,這是一種可能性所為;而當他意識到行為有罪時,即産生瞭一種恐懼。罪與恐懼的認知關係證實瞭人作為意識主體是無法“逃避恐懼”的,“恐懼是一種由精神所決定的無知性(P66)”。基氏的思考和認知邏輯的發現,則將“恐懼”概念的考量從心理學的定性提升到瞭哲學本體論的層麵。對“恐懼”概念的詮釋也便成為存在主義至為重要的一個哲學命題。
《概念恐懼》被歐洲哲學界視作“論述自我”,以及闡述人“去成為自我”的經典,是一部被尼采視作19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見尼爾斯・托馬森《不幸和幸福》)。當代丹麥哲學傢尼爾斯則將《概念恐懼》評價為可與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相提並論的傑齣著作。它奠定瞭基氏在歐洲哲學界的學術地位。薩特更是十分推崇他的恩師,常常被其富有審思穿透力的哲理所摺服。薩特直言瞭自己的體驗:“《恐懼的概念》其書名就是一個悖論,‘恐懼’不是一個概念,但它卻是一切概念之非概念性的基礎”。“它吸引我去理解那個作為一切概念之源泉的我自己”。
發表於2025-02-07
概念恐懼·緻死的病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並且這公式也是關於信仰的公式:在自身與自身的關聯中,並在要成為自身的意願中,這自我完全徹底地依止於那建立它的力量。 ——...
評分【按語:《緻死的疾病:為瞭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學界說》(1849)或許可以算作存在主義的信仰告白,在此書中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以一種心理描述的方式解釋瞭基督信仰是什麼樣的。此書讓我驚訝的有兩點:1.Kierkegaard行文上受黑格爾的影響極大:諸如...
評分紀念那個剋爾凱郭爾逝世一百五十四周年係列 ===================================================== 《緻死的疾病》中的兩則寓言 -------------------------------------------------------------------------------------- 丹麥思想者剋爾凱郭爾,...
評分這本書看得我很頭疼,也可以說是痛苦,也許是翻譯的原因,不習慣這種語法句式,讀這本書對我絕對是一種考驗,純思辨的形式與以前讀的剋氏其他的著作如《恐懼與顫栗》決然不同,是另一種閱讀體驗。 這本書是剋爾凱戈爾的重要著作,但是對於沒有接觸過剋爾凱戈爾得人,我不建議把...
評分疾病不僅是可以預防的,還是可以被製造的,因此要注意製造疾病的人,但似乎神也在創造疾病,因此不能不提防她們,但是又不能懷疑她們,因為她們是神,是可以相信和信賴的,因此不要提防她們,而是崇敬她們。這就是懷疑和崇敬她們並用,使得人感到痛苦。這就是我的痛苦的根源。...
圖書標籤: 哲學 剋爾凱敦爾 剋爾凱郭爾 存在主義 心理學 基爾剋郭爾 社科心理類 心靈
好吧,因為此書,曾寫過好幾韆字的讀後感。
評分這翻譯的確太遭瞭 其實通俗化的去寫 就是描述瞭錯誤的路程 情緒 安全感 而後是自尊心
評分看不懂!!!不過從此在我心底留下瞭些東西。就像讀卡夫卡的書之後那種感覺。。留存。
評分在找尋與不找尋
評分其實我覺得這個譯本還算靠譜,那些吐槽把不該把"the concept of anxiety"翻譯成概念恐懼的人纔不靠譜,其實譯者在第五頁有很好的指齣為什麼這麼翻譯,英文版也曾經翻譯成“the concept of dread”,總之感覺譯者還是挺用心的,羅列齣所有的可能性是學問該有的態度,這個不叫做故作深沉。還有覺得這本書不好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要讀懂這本或許得對神學或者信仰要有一些基本的理解。作為一個有信仰經曆的基督徒,讀這本書簡直完全感同身受。
概念恐懼·緻死的病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